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加强学纪知纪 打造“清廉”好氛围

2024-05-31 来源: 中关村网 作者:消息 次阅读

“国无法不安,党无纪不治。” 当前,党纪学习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党纪作为我们党的生命线,始终贯穿于党的奋斗历程中,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刻领悟学习党纪的重大意义,时时处处用党纪这把“戒尺”正心、正身、正行,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树立起“党性强、党风正、党纪严”的良好形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一、紧抓“一条主线”

即紧抓学纪知纪这条主线,加强基层纪律建设,必须坚持教育为先。一是要开展党性观念教育,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加强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的学习。二是要开展党纪条规教育。通过学习党章、《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等党纪条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严格执行法纪。三是拓宽纪律教育形式,提高守纪意识。关键时间节点进行集中教育整顿,如中秋节、春节等重大节点前后加大教育警示力度,突出重点扼杀腐败苗头。同时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着力构建多层次、覆盖广的廉政示范教育网络、教育基地,开展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自觉把政治纪律作为行为规范和从政准则。

二、突出“两个重点”

(一)突出谨小慎微

在“时时严于律己、处处谨小慎微”中正“身”,增强“拒腐防变”的定力。只有时刻把纪律挺在前面,才能确保干成事、不出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要主动将自己、职责、工作、生活置于组织监督的“探照灯”和群众监督的“聚光灯”下,自觉管理好八小时内外生活圈、交际圈,在任何时候都能行得正、站得稳、走得远。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明晰公与私的“警戒线”、是与非的“高压线”、情与纪的“分界线”,时刻警惕“人情世故”背后的“糖衣炮弹”,对别有用心之人和事坚决说“不”,对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和腐败现象自觉抵制,坚决同败坏党风、违反党纪的问题和现象作斗争,让“清醒的认知”铺就“清澈的底色”,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

(二)突出监督实效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整顿办等部门的监督职能,强化监督合力,加强对工程投资、物资采购、宣传促销工作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是否贯彻执行“应招尽招”、“真招实招”要求为重点,严格落实工作流程和程序性要求,规范痕迹记录。要把监督的重点放在“真招实招”上,落实好公开招标,突出抓好规范工作流程和程序约束,强化“必须公开”,严格招投标工作纪律,坚决杜绝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擅自变更招标采购方式等现象,最大限度防止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对于违反规定搞虚假招标、明招暗定、围标串标等违纪违法问题,必须严肃查处,绝不搞下不为例。

三、“三个结合”,提高基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与班子建设相结合

要坚持民主决策,完善议事规则。继续坚持把职代会制度作为基层民主管理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并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时间保证、有具体收获。凡是企业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依法提交职代会审议,确保职工享有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推展职代会讨论的内容,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推进职代会向制度化、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要通过员工座谈会等形式搜集员工群众对所公开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按程序提供给企业班子决策时参考;对员工群众不理解的事项及时给予解释,监督和督促企业有关决定的贯彻落实,做到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参与,充分发挥参与、监督企业管理的作用。

(二)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要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如费用管理、物资采购、基建工程等制定相关规范制度,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企业党建和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增强制度规定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发挥制度的整体合力。要坚持全面覆盖、全面控制、全面优化,系统梳理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涵盖生产经营、干部人事、薪酬分配、党风廉政建设、内部管理监督等各项基础制度,形成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框架的制度体系。努力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制度体系。要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根据上级有关法规政策,开阔思路,制定涉及基层干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制度,细化标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干部有规章可循,有标准可照。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完善制度,要善于抓住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修正制度,纠正干部存在的不廉洁行为。

(三)与办事公开相结合

要结合企业实际,分别对企业重大决策情况、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干部选拔任用和人员招聘、工程建设项目和物资采购招投标等情况,通过发布文件、会议纪要、简报、召开职代会、公示栏张贴等形式及时进行公开。对管理人员岗位竞聘、招投标结果、6S检查考核、安全检查、生产能耗、可控费用支出等经营管理情况,定期在生产调度会议、公示栏或办公网络发布,并设立办事公开意见箱和公开投诉电话,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四、努力做到“四个着力”

(一)着力提高基层企业的审计监督力度

要把各项生产经营资金的管理纳入审计日常监督范围,对资金支出情况严格审核把关;审计监督中发现车间、职能部门业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要及时提出管理建议,健全制度、规范流程,构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通过随机抽查、重点抽查、全面检查等方式,及时开展再监督,将部门负责人履行“一岗双责”情况列入纪检监察重点监督内容,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廉政谈话提醒,及时提出组织处理、党纪政纪处理的建议;要加强招投标和各种谈判过程监督、经济合同审核,做到关口前移,事前了解、事中参与、事后监督,力求将问题和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有效控制经营风险;认真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围绕行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按照审计分级负责原则,突出程序规范和造价控制两个重点,抓好工程建设和技改项目的审计监督和服务,以保证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二)着力提高用人问题的查处力度

以人力资源存量调整为主,增量素质结构调整为辅的原则,加强各岗位人员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岗相适;对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要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进行;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管理,并按规定实行交流或轮岗;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定期开展提升业务水平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业务、法律、规范、财经纪律培训,切实深化基层法治烟草建设;要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为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提供有力保障;要建立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查制度。对于巡察、专项检查中发现和职工群众举报反映的有关用人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对于反映情况属实,严重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要严肃纠正,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着力提高干部法治意识

进一步贯彻落实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使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切实增强领导干部依法管理、依法生产经营的能力,不断完善用人机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行业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各项制度,推动行业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深入开展,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为行业各项任务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正确运用法律开展管理和监督。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牢固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通过加强学习专卖法律法规规章,进一步树立严格规范是行业“生命线”的法治观念,进一步加强对“三个依法”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行业各项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着力提高作风建设

每个基层领导要认真弘扬新风正气,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在作风上体现“深、真、实、严、细、新”六个字。一是学习体现“深”。既突出重点,把握实质,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查摆问题体现“真”。真摆才能实改,认真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做到摆问题真实具体,谈认识真诚深刻,定措施切实有力。三是工作体现“实”。在工作中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不松懈,实践不停步,坚持“勤俭办企”宗旨,团结同志,服从安排,真正以企为家,鞠躬尽瘁、励精图治、以身作则,努力探索现代企业之路。四是执纪体现“严”,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以严明的纪律来推动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五是管理体现“细”,“万事成于细,败于浮”。细致入微地抓好生产经营,不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办法,闯出企业发展新路子。六是面貌体现“新”,即通过扎实开展各种政治活动,促使领导干部素质有新提高,形象有新改变。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行有行规,业有业矩;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广大党员在基层党组织这个大熔炉里接受教育、改造思想,锤炼党性、站稳立场,做到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有形有貌、有业有为。我们要结合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从纪律教育、制度保障、监督执纪等方面入手严明党纪党规,加强党纪律建设,狠抓纪律执行,形成对违反纪律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黄永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