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端百货的优等生 美罗百货为何还要这么“卷”?
如今,国内奢侈品消费火热,互联网+商场打破传统运营局面,一场技术与实力的厮杀大战正在高端商场间上演。苏州美罗百货悄然脱颖而出,突破当今互联网电商和业内同行的双重堵截,成为中国高端百货商场的标杆。在这场竞争中,苏州美罗百货做对了什么?
奢侈品百货优等生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地处有着深厚人文、历史底蕴的苏州,美罗百货掌握了城市商业的“流量密码”。在美罗百货改革后的首次股东大会上,董事长章晨明确了美罗的经营思路和阶段目标,要成为全国最优秀的高端精品百货,引领苏州商界时尚潮流的风向标。
美罗百货实体店内大牌云集
改革后的美罗百货成为奢侈品品牌争相入驻的“首选”,掌握众多一线品牌资源。2007年,CUCCI品牌选择在美罗百货运营江苏“首店”,开业当天,销售业绩创下新纪录。自此,苏州美罗百货成为国际奢侈品品牌的“首选”。除此之外,LV、爱马仕等一线奢侈品牌在美罗百货各展风采,苏州更是成为了大牌秀场。
美罗百货要做优质资源的集合者。“美罗百货要做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章晨表示:“很多海外优质的产品按照传统模式,凭借自身的实力很难进入中国市场。 只要品牌符合相应的品质文化,其想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就可以为其服务,给它试水的机会。”
注重创新思维,美罗百货要做全新购物方式、服务的开拓者。早在2014年,章晨关注互联网电商对实体商超的影响,美罗百货也成为最早“触网”的实体商场之一。
高端商场凭借自身信誉度和强大的供货系统,在其布局的所有品类中,奢侈品有望成为在数字化领域进步最快、效果最明显的产品。美罗百货也将奢侈品的生意扩展到了线上。据了解,美罗百货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团队,聘请互联网专家,建立了B2B、B2C多种功能模块,方便顾客从电脑、手机APP、微信上直接下单。此外,其正在将线下实体与互联网打通,整合资源,打造跨境通电子商务平台——“全球精品购”,实现“线上线下美罗,境内海外美罗”为一体的独特发展模式。
打造无界购物新模式
传统商场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线下,实体的优势也是线下已有的存量顾客、固定的经营场所、所见即所得的商品、正品的保障。美罗百货则把实体商场的优势搬到了线上,打造无界购物新模式,是其对传统商场运营模式的一次革新。
2022年9月,美罗百货的“美罗精品购APP”上启动无界美罗购物窗口。据了解,无界美罗是苏州函数集团自行研发创造的一种全新的购物方式。在无界美罗中,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漫步在基于数字空间打造的线上实体购物场景内,畅游各大奢侈品牌门店,进而实现了营销获客、购买转化、会员体系等环节的一站式打通。
美罗百货凭借创新思维在线下形成了优势,“触网”后更是凭借服务质量成为商场改革的“佼佼者”。相关数据显示,全国300个地级以上城市以及将近2000个县级市,目前销售奢侈品高端百货的只有30多个城市。无界美罗的上线,弥补了这些市场空白,全国超过2700多个二三线城市便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消费。
线上商城有线下实体作为依托,目前在国内奢侈品商场中少见的。这既不同于纯线上商城,也不同于传统的线下实体。线上线下活动一体化,促销活动线上线下同步,既保持了线上购物的广覆盖和便利性,又保持了线下的优质服务。
在现有市场规模体量下,无界美罗创始人章晨将目光锁定更大的市场。章晨认为,目前一线大牌数量有限,国外还有一些高品质的产品,因为没有大的品牌作背书,很难进入中国市场。无界美罗正是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让国外的“小奢”品牌走向中国的消费者。同时,美罗百货也正在通过无界美罗将国内商品销往国外,实现双向跨境。据了解,美罗百货在和俄罗斯等中东欧国家联系,通过无界美罗平台,把中国产品销往国外。
此外,美罗百货正在计划为全国消费者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如今,消费者可以24小时购物,尤其是在线支付系统诞生后,生活变得更加简单、轻快。 今天没有哪一个人抽身其外,就是因为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演变成一种市场需求。 ”章晨说。
为何仍然要这么“卷”
商业环境瞬息万变,“实体商场触网”模式的走红,或许才刚刚开始。如今实体商业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实体商场想要活得好,尝试创新购物方式、延伸奢侈品品牌资源的附加价值或许是一种“聪明”的双赢策略。
以美罗百货为例,对于进驻商场的奢侈品品牌而言,美罗百货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流量池。通过美罗百货在线上的品牌效应引流,奢侈品品牌在线上也收获了认知和流量。美罗百货也通过无界美罗在线上形成了固定的消费者群体,建立了社群。
实体商场对销售份额、消费者的争夺已经愈加白热化,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另辟蹊径,牢牢稳固企业自身在消费者和市场中的地位,是实体商场“越来越卷”的核心思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美罗百货将连接全国各大城市最好的百货平台,推动中国百货的互联网平台建设。”章晨坦言:“按照现在品质生活需求的目标,美罗百货必须优化升级,在服务能力、服务品质上下功夫,成为长三角商业的一个范本。”(马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