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经济”如何花开百日红
“村花开了!”一朝入春,百花争艳。花开就像是春天的信号,社交平台上,#村花开了#短视频征集大赛吸引近500万网友打卡;在广东乡间,在南粤花田,到处可见游人身姿,纷纷参演着今年最卖座的春日大片。
这个三月,没有什么比花来得更有春的仪式感。赏花踏青持续带热春游市场,“露营+”需求助推户外消费,各种樱花味的春季限定美食陆续上市,将春天的仪式感拉满。季节限定的赏花经济背后,是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体现了人们从物质层面的关注向精神层面转变。
随着这场“春日花事”的参与度越来越大,作为花儿的主人——栽花种树、养林护木的村民来说,该如何从花的盛事中变现,让乡村与春日同频,将花的颜值变现为价值?如何才能让乡村的花儿开得更红一点,更久一点?
在广东各处花田里,我们试图寻找答案。
1
“昙花一现”如何破?
赏花+文化让花名远扬
在佛山南海,数百亩茶花肆意绽放,美生百态,千姿共赏。
在珠海斗门,大片油菜花田流光烁金,广袤田间蜂飞蝶舞。
在韶关翁源,各色梅花迎春盛开,暗香疏影撩动人心。
在河源紫金,黄花风铃木叠翠成海,让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云浮云安,几万株樱花在蓝天下起舞,醉人的春风一吹,惊起粉雪一片。
有了花,广东的一个个村镇便添了生机,有了灵魂。春暖花开,人面桃花,妙笔生花……人们借花喻己,凭花寄意,把所有美好的词汇来形容繁花。爱花,爱美丽,本质上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许。
赏花是一种古往今来的浪漫。西周《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屈原写下“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李白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不管是惜花、咏花,还是悲花、葬花,花儿总有合适的状态为人们诠释当下。
赏花是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本能。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每年春天,全国各地都会掀起一波赏花热潮。特别是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而言,暂时放下忙碌的工作,趁着周末到乡间赏花露营,实乃人间快事。
赏花也是一种经济复苏的信号。与春日一同回暖的,还有复苏的旅游市场。各地文旅局局长们“花式卷”出圈,也为旅游经济持续添柴加火。“赏花经济”日益成为一种潮流、一种生产力,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带动着旅游市场一起升温。
近年来,不少地方上新赏花项目,利用自然资源开拓农旅经济。但有的地方在花期结束后就如昙花一现,再也吸引不到回头客;而有的地方却能因花闻名,赏花项目常办常新,兴盛不衰。“昙花一现”到底该如何避免?
踏入广州从化江埔的桃花小镇,只见桃花开满十里花溪,小镇沿路宛如粉色绸带。其实,桃花小镇原来并不以“桃花”为名。小镇所在的锦洞村本是一条古村落,有着30多年的桃花栽种历史。近年来,乘乡村振兴东风,当地建设美丽乡村,一举将锦洞村打造成“桃花小镇”。从此,人们虽不识“锦洞村”,而“桃花小镇”之名早已远扬。
有“中国三华李第一镇”之称的茂名信宜钱排镇,数万亩洁白的李花映衬碧水飞瀑;拥有大面积水晶梨和晶宝梨种植基地的清远连州市,也迎来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情画意之境。春赏白花,秋收万果,花从来都不是只能观赏的玩物,开花结果让植物拥有第二次生命,也让更多乡镇焕发出全新生机。
当鲜花融入当地文化,为风光注入灵魂,可以极大地提升一地对游人的吸引力。正如看到木棉花会想起广州;看到梅花、红叶会想起韶关……在广东,以花为特色、因花而闻名之地越来越多,一地一花的特色让更多乡镇村庄在游客心里拥有姓名。
利用岭南水土的优势,广东各地美丽乡村、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蓬勃发展,涌现了大批花卉主题公园、花卉特色小镇,如广州南沙百万葵园、从化宝趣玫瑰世界、佛山南海花卉博览园、清远薰衣草世界、韶关新丰樱花峪、韶关南雄梅岭古道……花开无声,花落无言,但花香早已传扬万里。
2
“花开相似”怎么办?
赏花+节庆之外更要“生枝”
“千亩油菜花田免费对外开放,在这里可赏花、可露营、还可围炉煮茶,东莞厚街镇油菜花文化节等你来打卡!”
“尽赏桂峰村千亩李花,这里还有好玩集市,边逛、边赏、边吃、边玩、边买、边拿,感受吕田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还能到千年古榕系上许愿丝带,祈愿一年平安喜乐、万事顺意。广州从化吕田镇第二届李花旅游文化节欢迎你!”
“10场活动助阵乐昌桃花节!这里不仅有醉人的桃花,还有充满桃花原色的特色集市,各种果干、香芋、马蹄、辣酱、擦糍粉、葡萄酒、茶叶等乐昌名优特农产品等着你来尝,更有书画大师现场挥毫为桃花节助兴,花海徒步活动也不容错过哦!”
花的盛开,古往今来都是大事一桩。古人爱办“赏花大会”,专门为花祭祀设宴;眼下,各地纷纷举办花主题文化节,招揽远方游客亲赏本地花香,无远弗届。然而,各地“赏花节”层出不穷,要怎么样才能打破“花开相似”的审美疲劳,在节庆中玩出花样、玩出特色?
又到一年荔枝季,此时的“中国荔都”茂名高州,50多万亩荔枝花争相盛开,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有1500多年树龄古荔枝树的根子镇荔枝贡园,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3月12日,2023茂名荔枝“12221”营销行动启动仪式暨高州荔枝赏花叹蜜游活动在此举行,这已是高州连续第三年举行荔枝赏花叹蜜游活动。
水果是高州一大特色产业,其中荔枝更是饮誉国内外。荔枝果甜,荔枝花香也是一绝,为了进一步展示茂名荔枝、高州荔枝的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根子镇连续三年春天都以荔枝为主题,开展赏花叹蜜游活动。
造一个节不难,但要年年造节并形成规模、年年创新并吸引游人,则需要主办方下足功夫。三年来,高州荔枝赏花叹蜜游融入文化创意,将汉服、古筝、书画、非遗体验等带到现场。美丽花海和传统文化元素相得益彰,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新国潮。
与此同时,赏花叹蜜游还是高州荔枝“12221”市场营销行动系列活动之一,是广东荔枝营销一年的起点。T台上,年轻人上演荔枝主题春日时装秀;T台下,蜂农展示现场摇取蜂蜜,吸引游客驻足;另一边厢,当地企业带着荔枝蜜、荔枝干等加工品现场展销,在活动中发掘商机。
不仅限于赏花,在节庆之外“生枝”,茂名高州走出了一条“赏花+”路径:以花海为基础,植入本地特色,拓展多元产业融合,培育花海的“独特性”,丰富旅游消费的内容。荔枝果为人熟知,高州则提前出发,从荔枝花期开始,围绕荔枝花果不同欣赏期举行系列活动,既让游人欣赏到了平日较少注意到的荔枝花,也提升了高州荔枝产业的价值,增强了高州荔枝品牌的影响力。
3
花开富贵从何来?
赏花+配套提升吸引力
温暖丰润的广东,从来不缺春光。然而,一花独放不是春,花事叫好,花经济要如何叫座?只有将“颜值”变成“价值”,才能让百姓把日子过得漂亮。
“花海火起来,我们的农产品就不愁销路了!”在广州南沙东涌镇马克村有一片紫花风铃木,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还曾经“火”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当地村民介绍,人流量大时能达到每日2万多人次。
有了人气,财气自然跟着来。花田间四五米宽的小路,甘蔗、剑兰、柠檬等摊位一眼望不到头,附近的草莓农场挤满了前来采摘的游客,周边农庄餐馆门前也停满了食客的私家车。甘蔗种植户郭姨告诉记者,花期这段时间,现在每天至少能卖200斤,“收入上来了,家里种植的4亩甘蔗也不愁卖不出去了”。
随着各处花田多起来,网上不时出现网友吐槽:基础设施跟不上,停车位不够,也找不到洗手间,很多地方空有鲜花,没有配套。同样是面对激增的游人,马克村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据了解,2021年马克村的花海在网络走红,村里意识到“花经济”有着巨大潜力,一直探索“流量变现”。今年,马克村统一规划临时摆卖摊位免费向农户开放,并严查周边餐饮店、流动摊位,以防哄抬物价。同时做好交通疏导、环境清洁工作,设置指引标识方便游客游玩。
有人问:到处免费开放的花田菜地,还要求当地提供配套设施,要图个啥?花海固然美,但要真正让“花”带来实际性效益,配套设施就是“锦上添花”。让配套也成为打卡点,可以放大花海的优势。在保障游人基本需求的同时,对配套设施精细化设计,无疑可以进一步提升花海景区的吸引力。
沿着佛山南海到三水驱车,在南海的西樵山环山花海、渔耕粤韵、丹灶的翰林湖边、三水的七彩花海,每到一处,树林下、草地上,随处都能看到露营的帐篷。今年以来,露营热持续升温,将露营与花海相结合,可谓是强强联合。
在西樵山下的环山花海之中,一棵棵黄花风铃木与紫荆花下,一个个帐篷与天幕星布其中;在三水白泥镇的七彩花田,游人还可以乘坐小火车在花田中穿梭、游览,还能在天幕中围炉煮茶,到了晚上还有演出舞台。
花田就像吸客的由头,能不能将人气变成财气,还要各凭本事。只有政府引导、企业经营、民众参与,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将“花儿”的生态名片用好,推动休闲农业、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势如破竹的“赏花经济”无疑成为了广东乡村振兴的新抓手、致富增收新路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赏花经济”是对乡村价值的再发现,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契机。
然而“花无百日红”,如何让有限的花期增值变现?其实,好的产品不会囿于“季节限定”,还更有可能“四季常青”。花事是媒介,要注重花背后的功能延伸、融合发展,跳出花来看花,多些“节外生枝”的尝试,才能让乡村的花儿开得更红,开得更久。
【记者】黄旭君
【摄影】谭家富 郑建斯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