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路数字化助力农企发展,京东惠寻推动东北大米产业带升级
“28小时,10万斤东北米。”
这是京东自有品牌惠寻京东11.11首日的品类销售数据。数字背后,实则是一场数字化带动产业带升级的双向奔赴。
说起东北的农业,首先想起的就是当地肥沃的黑土地。长久以来,东北三省出产着全国五分之一以上的粮食,是维护国内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压舱石。东北大米,受益于肥沃黑土以及充足阳光水源滋养,凭借营养物质丰富,口感油润香甜的特点,备受消费者喜爱。
但当京东自有品牌团队走访了大量东北的农场,当地很多农户和米厂却说 “赚不到钱”。
据介绍,大米的销售模式是典型的“层层分销”,从农户到最终的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品牌商→各级代理→小贸易商”等冗长的环节,假设每个环节会溢价20%,那么4轮下来价格就会翻倍。
在此背景下,惠寻近年来相继与黑龙江五常的地大农业和辽宁盘锦的盘锦会友继刚展开合作,采取先接订单后生产、以销定产的方式,让水稻从脱壳到送至消费者手中,全流程时间控制在15天以内。
在生产种植阶段,惠寻还引入物联网技术,对土壤含水量、温度等技术参数进行自动精准测量,从而实现生产过程和作物长势进程的全程监控,以数字化种植护航品质化成长。
“惠寻会根据消费趋势为我们提出生产建议,比如我们现在合作的大米,就是根据惠寻同事联系到的电商消费习惯,调整了包装规格。” 盘锦会友继刚负责人吴明哲说,“我们的品牌越来越有知名度,合作的单子也越来越多。”
会友继刚只是东北大米产业带和更多地区产业带升级浪潮下的小小缩影。虽然帮助当地产品实现产销两旺是提振地方产业带的有效路径,但想要实现产业带整体价值跃迁,还需打造更多优质、响亮的区域名片。
在日前举办的“2022特色产业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京东自有品牌正式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围绕产业带拓展,着力打造“百大质造工厂”,全方位赋能工厂提质增效,助力特色产业带转型升级。
京东集团副总裁、惠寻业务负责人汤恒晟表示:“在数智化技术下,京东不只做货物的搬运,还可以做货物的创造。京东自有品牌致力用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助力供应链数实融合,推动大国制造迈向大国质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