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兴路亮相华为企业节 解题物流数字化转型
中交兴路于近日受邀参加华为“828 B2B企业节”,亮相数智先锋X计划伙伴专场。产品解决方案总监郭永峰以《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为主题分享了中交兴路长期深耕行业的物流科技能力和赋能成果。
作为领先的物流科技和服务平台企业,中交兴路也是华为的战略级生态伙伴。双方共同推动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等系列云产品在生产制造型企业、物流企业广泛应用,帮助企业提升物流运营水平和智慧化运营能力,实现降本增效,抓住数字化红利。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交兴路构建了以物流“数+”底盘为基础,车联网与云通信、安全风控、数字化运力三大体系为支撑的北斗一体化智慧物流技术平台。截至目前,中交兴路已形成了包括全链路物流策略智能引擎、物流碳感知与碳预测计算引擎、物流地理信息探索与构建、货运保险风控引擎、基础算法库和AI数据湖在内的物流AI框架。
而在物流AI的主框架下,结合模块化服务和场景化洞察,中交兴路整体物流科技能力平台引领行业。运输在途可视化管理、网络货运解决方案、数字化厂区物流协同平台、物流控制塔解决方案、保险行业解决方案、数字政企解决方案以及车旺大卡App综合性服务平台,广泛覆盖政府部门、物流企业、钢铁、煤炭、快消、保险等多个场景,形成标杆效应。
其中数字化厂区物流协同平台,针对钢铁、煤炭、快消等生产制造和大宗商品物流企业,通过 GIS 地图和北斗卫星技术,实现车辆违规告警、智能排号排队、厂内路线导航等功能,解决厂区数据孤岛、协同成本高、物流组织盲区、人工作业效率低等痛点,让厂区变得更聪明、更透明。该方案已成功服务于山钢、日钢、太钢、河钢、包钢、荣程钢铁等十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和蒙牛等快消企业。
以钢铁企业为例,通过数字化厂区物流协同平台,订单多式联运全程可视化后,监控率提高至99%以上,提升物流服务满意度30%左右。供应链打破信息孤岛,降低IT重复工作量70%,厂内厂外接驳调度智能化、可视化,车辆等待时间从平均3小时降低为平均1小时。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必修课”,但大多数企业面临“不敢转、不会转”的困境。让企业看到数字化的未来,更要手把手达成落地,这是华为B2B企业节的初衷,也是中交兴路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