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银行助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念好丽水“山字经”提速乡村振兴
革命老区丽水,绕不开一个山字,地处浙江西南部山区的丽水有着诸多美誉。多山,造就了“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名;但多山,也意味着屏障和分隔——丽水所有县(市、区)均属浙江省山区26县范畴。
台州银行丽水分行积极响应浙江银保监局关于《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立足丽水县域实际,推动山区县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7月末,台州银行丽水分行服务村居508个,农户7683户,涉农贷款余额28.05亿元,占该分行全部贷款的74.95%;涉农贷款今年新增3.73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63.4%。
“两圈”赋能提速乡村振兴
“这些李子都是刚从枝头摘下来的,酸甜可口,大家可以买回去尝尝……”7月下旬,台州银行丽水分行将直播间搬进了深山里的李子基地,帮农户售卖红心李。围观网友热评不断,一场直播销售了600多斤红心李。
直播结束后,客户经理还将红心李上架到台州银行移动营业厅APP的“生活圈”平台。下播后,网友还能通过该平台进行购买。“生活圈”平台能将优质农副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实实在在助农惠农,促进共同富裕,同时还能帮助村居百姓享受到周边商户提供的生活便利和消费折扣,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据统计,台州银行丽水分行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助农直播15场。
除了囊括各种优惠信息的“生活圈”,该行还打造了服务企业供应链的“生意圈”。供应链上游客户可以在“生意圈”平台免费搭建属于自己的微商城,把生意搬到线上,经销商则能随时随地一键进货、自主下单。
丽水市缙云县,不少当地人在广东省台山市经营养殖生意。受疫情影响,养殖户们普遍有资金需求。得知这一情况,台州银行缙云支行组队奔赴广东省台山市,对养殖户客户进行走访调研。“我们逐户了解需求,联系部分养殖户的上游饲料供应商进驻‘生意圈’,方便养殖户线上下单采购,为养殖户开通供应链金融贷款。”台州银行缙云支行客户经理施雨介绍。
“家乡人”的到来,让在异地的缙云养殖户们得到了极大鼓舞。此次外拓,台州银行缙云支行共授信金额3000万,在助农扶农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在助力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大场景中,台州银行丽水分行今年设立6家乡村振兴特色支行,始终牢抓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以“深扎村居、深耕行业”为基石,着力解决农村市场的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
服务下沉送去创业资金
没有山区的富裕,就谈不上浙江全省的共富。数年来,台州银行丽水分行坚定扶持小微、助力农户,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努力构建促农增收新体系,描绘共同富裕新图景。
在“一县一策”引导下,台州银行丽水分行持续加大“三农”信贷支持力度,细分不同产业客群特征,如针对松阳的茶叶,龙泉的青瓷,缙云的茭白等特色产业创新推出对应特色贷款产品,撑起了丽水山区农民的“共富梦”。
山水之间,点“绿”成“金”的故事并不少见。同样在丽水的由台州银行主发起的浙江景宁银座村镇银行,在丽水乡村振兴提速上也加了一把力。
夏大伯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农民,为了改善家庭条件,他想养殖几头牛。走访中,银行客户经理了解到夏大伯在低收入农户名单内,便第一时间告知其可以享受政府贴息贷款。“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景宁银座对我的‘雪中送炭’”,夏大伯说。在景宁银座的帮助下,夏大伯收到了一笔10万元的“政银保”贷款,养殖生意走上正轨。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是浙江景宁银座村镇银行城南支行客户经理走入包山村,开展“政银保”贷款发放的第八个年头。
包山村位置偏僻,村民以务工为主,收入单一。一个月时间里,客户经理挨家挨户“走亲戚”,全面了解了该村310户的基本情况和128户建档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完成了42笔“政银保”贷款的转贷工作。该贷款是由政府贴息、银行发放贷款、保险公司提供担保的,向低收入农户发放的政府贴息贷款。目前,浙江景宁银座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比90.34%,其中“政银保”累计对500户低收入农户发放1987笔,金额达1.12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丽水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浙江景宁银座村镇银行与“中国畲乡之窗”大均乡政府合作,通过“存美德、挣积分、获实惠”的方式,建立生态·人文贷信用积分评价体系,在该行“兴农卡”基础上,优化推出“生态·人文贷”。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累计在3个试点村共发放424笔“生态·人文贷”,累计金额1908万元。
台州银行丽水分行积极响应浙江银保监局关于《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立足丽水县域实际,推动山区县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7月末,台州银行丽水分行服务村居508个,农户7683户,涉农贷款余额28.05亿元,占该分行全部贷款的74.95%;涉农贷款今年新增3.73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63.4%。
“两圈”赋能提速乡村振兴
“这些李子都是刚从枝头摘下来的,酸甜可口,大家可以买回去尝尝……”7月下旬,台州银行丽水分行将直播间搬进了深山里的李子基地,帮农户售卖红心李。围观网友热评不断,一场直播销售了600多斤红心李。
直播结束后,客户经理还将红心李上架到台州银行移动营业厅APP的“生活圈”平台。下播后,网友还能通过该平台进行购买。“生活圈”平台能将优质农副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实实在在助农惠农,促进共同富裕,同时还能帮助村居百姓享受到周边商户提供的生活便利和消费折扣,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据统计,台州银行丽水分行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助农直播15场。
除了囊括各种优惠信息的“生活圈”,该行还打造了服务企业供应链的“生意圈”。供应链上游客户可以在“生意圈”平台免费搭建属于自己的微商城,把生意搬到线上,经销商则能随时随地一键进货、自主下单。
丽水市缙云县,不少当地人在广东省台山市经营养殖生意。受疫情影响,养殖户们普遍有资金需求。得知这一情况,台州银行缙云支行组队奔赴广东省台山市,对养殖户客户进行走访调研。“我们逐户了解需求,联系部分养殖户的上游饲料供应商进驻‘生意圈’,方便养殖户线上下单采购,为养殖户开通供应链金融贷款。”台州银行缙云支行客户经理施雨介绍。
“家乡人”的到来,让在异地的缙云养殖户们得到了极大鼓舞。此次外拓,台州银行缙云支行共授信金额3000万,在助农扶农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在助力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大场景中,台州银行丽水分行今年设立6家乡村振兴特色支行,始终牢抓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以“深扎村居、深耕行业”为基石,着力解决农村市场的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
服务下沉送去创业资金
没有山区的富裕,就谈不上浙江全省的共富。数年来,台州银行丽水分行坚定扶持小微、助力农户,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努力构建促农增收新体系,描绘共同富裕新图景。
在“一县一策”引导下,台州银行丽水分行持续加大“三农”信贷支持力度,细分不同产业客群特征,如针对松阳的茶叶,龙泉的青瓷,缙云的茭白等特色产业创新推出对应特色贷款产品,撑起了丽水山区农民的“共富梦”。
山水之间,点“绿”成“金”的故事并不少见。同样在丽水的由台州银行主发起的浙江景宁银座村镇银行,在丽水乡村振兴提速上也加了一把力。
夏大伯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农民,为了改善家庭条件,他想养殖几头牛。走访中,银行客户经理了解到夏大伯在低收入农户名单内,便第一时间告知其可以享受政府贴息贷款。“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景宁银座对我的‘雪中送炭’”,夏大伯说。在景宁银座的帮助下,夏大伯收到了一笔10万元的“政银保”贷款,养殖生意走上正轨。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这是浙江景宁银座村镇银行城南支行客户经理走入包山村,开展“政银保”贷款发放的第八个年头。
包山村位置偏僻,村民以务工为主,收入单一。一个月时间里,客户经理挨家挨户“走亲戚”,全面了解了该村310户的基本情况和128户建档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完成了42笔“政银保”贷款的转贷工作。该贷款是由政府贴息、银行发放贷款、保险公司提供担保的,向低收入农户发放的政府贴息贷款。目前,浙江景宁银座村镇银行涉农贷款占比90.34%,其中“政银保”累计对500户低收入农户发放1987笔,金额达1.12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丽水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浙江景宁银座村镇银行与“中国畲乡之窗”大均乡政府合作,通过“存美德、挣积分、获实惠”的方式,建立生态·人文贷信用积分评价体系,在该行“兴农卡”基础上,优化推出“生态·人文贷”。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累计在3个试点村共发放424笔“生态·人文贷”,累计金额19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