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广西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团队: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

2022-08-22 来源: 中国网 作者:admin 次阅读

近日,广西外国语学院“青春勇担当,振兴共践行”乡村振兴实践队一行20人前往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赵坐村开展了为期8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立足于“党建+产业”两条研究主线,开展党建及文化振兴建设,探索民办高校团委、党支部和村党委开展支部共建的政治建设模式,探索和了解村部建设对于村文化建设的政治意义与发展历程。同时,重点研究区内稀有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模式及调查研究,了解村内产业经济发展状况,探索赵坐村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
开展支部共建,推进党建振兴
 
乡村振兴实践队坚定跟党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支部共建研讨会、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支部联合座谈会、“1+1+1”人才成长活动等形式,开展相关会议及活动12场,形成上千字的活动报告,着力探寻学院支部与社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的新模式,以大学生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支部联动聚合力,共建共享办实事
 
乡村振兴实践队在赵坐村各庄开展多种形式的办实事活动,将办实事融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全队20位队员体验农活:下田插秧、晒稻谷、收稻谷、摘花生、运饲料、除杂草等,亲身感受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易,以务实肯干的态度助力乡村建设。在本次办实事活动中,团队成员体验到了丰收的喜悦,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加深了队员们对于农业发展和科技兴农的认识。
 
调研农旅结合,树立建乡信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核心选择,更是乡村振兴实践队研习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实施情况的重要课题。为探寻赵坐村“农旅结合”的发展情况,乡村振兴实践队对赵庄的主产业区、海群农民合作社、渔火人家庄园、桂之渔鱼庄、玉女泉景区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回收了调查问卷120份,形成上万字的调研报告,为赵坐村“农旅结合”产业模式建言献策。
 
调研全域整治,助力产业绽放
 
乡村振兴实践队实地走访,深入考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在赵坐村的开展状况。队员们从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生活环境、产区规划为研究范围,通过走访和访谈的形式,了解了该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探寻壮乡根雕,传承红色基因
 
调研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根雕艺术是乡村振兴实践队重点调研内容。队员们在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莫新宁师傅的带领下,走访艺之雕工作室,欣赏红色文化题材的根雕作品,从中汲取红色营养,并亲身参与了根雕的全制作流程,全面了解根雕这种壮乡雕刻传统艺术的发展情况。队员们坚信,红色根雕艺术作品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资源能变成红色财富,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全体青年学子建设乡村的历史舞台。广西外国语学院“青春勇担当,振兴共践行”乡村振兴实践队通过8天、五个大项的调研与考察,感受到了大学生在乡村建设的创新性作用,让返校创业的思潮在三下乡的磨砺中萌芽。青年学子之花必将在田间地头绚丽绽放,共同建设以党建为驱动力、以“农旅结合”促发展、以美丽乡村为家园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