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把公司开到飞书上?坎坷的罗永浩三度创业,第一个决定竟然是这个……

2022-07-25 来源: 环球财富网 作者:lisa 次阅读

 
不少老罗的拥趸,都会清楚回忆起,7月10日那天晚上,罗永浩在他那个著名的“交个朋友”直播间现身,郑重宣布自己第三度创业进军AR领域的新公司,将取名叫Thin Red Line(细红线),同时,老罗也为这家新公司正式开始了相关的招聘动作。
当时,有好奇的求职者搜索到新公司细红线的官方网站。他们遗憾地发现,除了一条地平线造型的细红线图案和若干情怀口号之外,似乎并不能获知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不过,如果放到一周后的现在,他们肯定不这样想了。

因为,罗永浩最新公布了新公司的第一个实质性决定:他要“把公司开到飞书上”。

 
这个决定,出自他专门出镜拍摄的一则题为《问道》的短视频。短视频里,老罗以“为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道”为名提问,也确实问出了很多创业企业乃至中小微企业普遍都有的生存困惑——比如,市面上现有的专业办公管理软件往往费用太贵且技术环境容易不稳定,小公司不仅用不起,也不敢轻易冒险面对软件bug;再比如,出于创始人、股东和投资人的习惯,创业公司往往会过度放大情怀、使命、愿景、价值观等形而上学的意义,但真正谈到企业战略,却发现没法真正落地,因为与之息息相关的团队目标反而无法对齐,项目进展无从追踪,结果很难有效衡量,等等。

老罗发自肺腑问出的这些困惑,对于中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来说,有时甚至攸关企业生死,所以也引发广大中小微企业主和创业者的广泛共鸣,视频在众多商业社群疯传,也由此进一步放大了老罗这回创业最终选择飞书、选择“将公司开到飞书上”背后的话题性影响力。

但事实上,罗永浩的这个决定,并不让人意外。众所周知,这一回已经是老罗第三次创业、也可能真的是年过五十的他这辈子最后一次创业了。作为连续创业的过来人,老罗既然能够精准道出创业者们倍感焦心的痛点和难处所在,就证明老罗其实针对此前创业经历的成败,确实做过了很多次复盘,产生过很多真知灼见的反思,不会再是当年凭着一腔热血孤勇就放手铺张烧钱的做派,反而显得更加务实、更加接地气,所以——

老罗如果要节省成本、又希望用上又好又实惠又安全稳定的业务办公系统,那么,至今始终保持免费且技术性能强大的飞书,当然不失为上选;同理,老罗如果想要强有力的OKR管理工具指哪儿打哪儿,如果想要去层级化、如果想要没有上下级对话隔阂的厚障壁模式,如果想要即时通信、视频会议、云文档、日历等功能一站式打通的日常办公协同软件,飞书现有的种种功能,真的也已经足够满足这种无缝衔接的顺滑沟通,创业者用不着像只焦躁的袋鼠一样,忙着从这个软件,切换跳到那个软件。

 
 
换句话说,当老罗开口宣布“把公司开到飞书上”的那一刻开始,他已经向外界强有力地证明了,如今再次创业的罗永浩,已经从此前种种创业磨难中吸取了足够多的养分并且浴火重生,更加注重将各种贯彻实干精神的要素——比如高效协同,比如降费增效——摆在企业经营面临的首条生死线上。

而罗永浩,不是一个人。事实上,之前,无论是“蔚小理”三家新能源汽车代表性创业巨头,或是泡泡玛特和御泥坊这样声名鹊起的行业领军创业品牌,乃至来自科技行业、快消行业乃至餐饮、商超等各行业的中小微创业企业,都在使用飞书高效协同办公,也从中获益匪浅。

一个典型例子是,最近全民宅家抗疫,居家办公时间显著增加,创业公司很难像往常在小办公室里面对面探讨工作问题,创业公司小而美的灵活度无法充分体现,反而增加了沟通成本和难度,员工离开了视频会议就成黑箱,无法获知项目到底是在如期推进还是已经躺平,很多中小微企业主和创业老板为此头痛不已,直到他们选择使用飞书,才获得了全然不一样的先进居家办公实践——在飞书协同环境下,团队可以采用实时留痕、动态交互的在线文档功能,部分替代冗长的视频会议,提升单位时间的产出效率;公司也可以搭建一个线上办公室,创造一份“工作的正式感”,避免员工长时间居家产生倦怠惫懒,影响工作效率,还能保持更好的身心状态,高效投入工作。

 
 
7月10日那天晚上,老罗恰好放话说要给新公司细红线招聘人才。彼时的老罗,不知是否已经听说,拥有李诞、杨笠、王建国等脱口秀明星的上海笑果文化,如今有超四成的人才沟通招聘工作,都是通过飞书在线完成,直接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段子手在线面对面;无独有偶,在全球自动驾驶及高级辅助驾驶(ADAS)激光雷达领域名列前茅的上海禾赛科技,今年校招的工作量据传较往年提升了260%,但禾赛科技今年改用飞书招聘系统,甚至没有出于应付这些临时扩容的招聘工作量,额外多扩招一位人事专员。飞书在招聘领域的赋能,由此可见一斑,也更加让人不再意外这一回老罗选择“把公司开到飞书上”。

如前所言,这是罗永浩的人生第三次创业,未知是否真的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创业,也很难说,他此次创业涉足鱼龙混杂众说纷纭的AR领域,是否能够步向成功。但是,从他新公司的第一个决定是选择“把公司开到飞书上”开始,从他愈发务实愈发追求高效开始,从他引发众多创业同仁共情共鸣开始,这位情怀boy,无疑值得我们一个瑞思拜,以及一份更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