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50余万按摩项目,其中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摘要:河南郑州退体老人李女士去一家养生馆做按摩养生,仅仅半年时间便消费高达50万!此事件不但引起网友的热议,还被列入河南省2021年十大维权案例中。
每年“3·15”的主题各不相同,但目标一致——保护消费者权益。今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央视3·15晚会主题为"公平守正 安心消费",两大主题都围绕着两个字"公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消费业态和模式随之展现,这对消费公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据《2021年315搜索大数据》显示,目前各行业具体维权投诉,主要集中在服务纠纷、产品质量问题、退款难、个人信息泄露、消费陷阱等方面。尤其是老年等"信息弱势群体",维权问题更需要重视。
当下各种打着保健幌子,拉老人进店免费体验,再利用话术哄骗老人办"天价"理疗套餐的案件时有发生。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指挥中心公布的2021年十大维权案例中,郑州李阿姨就掉入了这样的"套路",仅半年时间在养生馆消费高达518000元。
李阿姨说,“一开始是说给我按摩,按摩中又表示要推包,推包后又说我湿气太重,需要排湿;最后还扯到我父亲的脑溢血,母亲的癌症,说我也有潜在的风险,然后我就这样一步步被忽悠到坑里了。”
随后,郑州市中原区航海西路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对该养生馆的药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其吹嘘各种疗效的产品,只是一些消毒和化妆产品,毫无医药治疗资质及治疗效果。
最终,经过市场监督部门的调解,养生馆将518000元全部退给了李阿姨。不得不说,李阿姨还算是“幸运”的。
随着颜值经济和养生经济的兴起,私人"美容院"、"养生馆"日渐增多,相关纠纷不断增加。像目前很多整形美容和养生保健机构,明明没有行医资格,却常常利用人们关注健康、意识薄弱、易轻信等心理,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高价推销所谓的养生保健和医疗美容产品和相关项目,从而获取大量不义之财。
据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近10万家医美相关企业,8.8%的医美相关企业出现过经营异常,7,700余家曾遭到行政处罚,近400余家相关企业有严重违法行为,医美试错成本巨大,爱美人士可用天眼查搜索医美企业相关资质证照、成立时间、周边风险、法律风险、用户真实口碑等。
如何才能提前避过各种消费深坑,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安心消费?
收集消费证据,如药品样品、广告宣传册、消费票据,现场勘查记录等。
相关保健品及美容药剂或化妆品,可登录国家相关部门官网查询,辨别真假。
投诉到当地消协部门,或直接拨打全国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线12315。
消费前还可使用天眼查APP,查看企业整体风险状况。若存在自身风险、周边风险、历史风险、预警提醒等高风险情况,则应立即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