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去看星星好不好》作者陈翌朦:每个人应该拥有自己的星辰

2021-12-29 来源: 未知 作者:admin 次阅读

“所有人都叫我努力,可没有人叫我快乐。”

这是写给抑郁症患者的歌曲《去看星星好不好》评论区一位网友的留言。这条留言得到了数千名网友点赞,并有上百名网友回复:“希望你快乐。”

如歌中所唱:“害怕,就拼命奔跑”、“答应我别放弃,别画地为牢”、“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好不好”,这里聚集起来的,或许是一些恐惧、悲伤、看不见“星星”的人,和愿意带他们去看“星星”的人。如果你继续翻阅这首歌曲的评论区,会看到很多困顿、迷惘年轻人的倾诉与求助,其他网友则回复以温暖、鼓励的话语。

一名网友留言:“因为我买了一条夏天的裙子,那我就过完这个夏天吧。“

其他网友则纷纷回复:

“记得买一件秋天的外套。”

“那我给你寄冬天的棉袄,答应我也要过完冬天。”

“还有很多个春夏秋冬呀,也要记得穿上漂亮的衣服带上好心情去迎接。”

  “每年都有更好看的小裙子和小蛋糕呀!”

类似的评论与回复不胜枚举。目前该歌曲已获得一万三千余条网友评论,作者本人阐述歌曲创作初衷——写给抑郁症患者的评论文字则得到了近两万名网友点赞。在五方杂厝、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中,一首歌的评论区可以成为陌生人祈盼温暖和给予温暖的互助社区,这既是新时代的交流方式,也是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心理状态的某种侧影。

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则显示,18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无业失业退休人员的抑郁水平最高,其次是学生群体。

“很多抑郁症患者及家属会通过歌曲评论或私信倾诉他们的苦衷。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事而烦恼,工作和课业压力、产后抑郁、家庭关系紧张等等,一些年轻学生的留言特别令人心疼,家长不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将抑郁等同于懒惰和“玻璃心”,孩子们无法及时得到大人的理解和帮助,只能通过网络宣泄、向陌生人求助。除了鼓励和安慰,通常我会建议孩子们,如果感到很不舒服,一定要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也希望家长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去看星星好不好》的作者陈翌朦表示。

《去看星星好不好》的作者、演唱者陈翌朦是一名独立音乐人,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曾是一名白领,驻派过纽约,有着在同龄人中不错的工作机会与薪资,但最终选择忠于自己,辞去原来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唱作人。

《去看星星好不好》是她辞职以后发布的第一首单曲,这位“弃商从乐”的女孩坦言,最初只对听众可能会喜欢这首歌抱有期待,但发布歌曲前从未想过它能救人性命,并薪火相传——一位网友在2020年10月留言给她:姐姐好,2018年的时候是你的歌救了我,2019年我写了歌救起他人,我还在坚持着,活着。”

数位网友称这首歌陪伴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您的声音是救命良药。”

“那段时间是靠您的歌撑过来的。”

“执笔救人。”

“我很喜欢这首歌,自己患抑郁症差不多两年时间了,这首歌真的陪我走了好久好久。”

“谢谢。”

倾诉与感谢纷沓而至,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增长,如此富有重量而持久的回馈,或许比财富、名气更加值得被珍惜。

“那种感觉非常奇妙和温暖,自己的创作对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产生影响,他们的认可和善意,每一句谢谢,都让我更加坚信自己正在做的事。作为歌者,能用声音温暖他人,这很幸运。”陈翌朦说。

“音乐可以作为一种解药,但我想更重要的是认识、接纳自己,以及认识、接纳生活,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星辰,寻找和等待的过程或许非常漫长、孤独、痛苦,但这也是人生本身。”

对于陈翌朦来说,从企业辞职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创作,属于“找到了自己的星辰”,这位蒙古族姑娘也在继续通过创作帮助他人寻找星辰。新冠疫情笼罩下的世界,需要“看星星”的人太多太多,期待更多的“星星”——更多具有社会意义、公益价值,关注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涌现出来,世界将充满温暖的星光。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新华社、人民日报、网易云音乐、腾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