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IX临界工作室陈忱:做打破边界的空间设计师
近期,本报记者(刘丽华)来到北京西城区的茶儿胡同采访了精品设计事务所reMIX临界工作室陈忱,就设计师角色定位及其工作室所做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和福田中学项目,陈忱做了详细的讲述。
对于设计的定位,“我们认为,任何一种设计不应该被断开,设计不分为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空间设计”。reMIX临界工作室陈忱在接受der媒体专访时这样谈到。
陈忱将设计师定义为空间设计师的同时,她也将这一理念映射在了工作室的名字上。陈忱谈到,我们的团队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不同生活背景的混合,也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希望团队在一起工作合作时,思想理念能够产生某种化学反应,能有多元的混合、冲击、再创造。陈忱希望reMIX是不设边界,打破边界的多元状态,这种不设分割和包容与她认为设计师应该是空间设计师的定位不谋而合。与此同时,她也将这种理念充分体现在她的项目中。
在新中标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方案中,reMIX临界工作室充分发挥了打破边界的“开放”型校园理念与生态共生的社交核心理念。如:整个新校园对城市开放。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介于城市与自然之间的活跃界面上,周边社区人员可以通过校园中央绿廊来到登山小径,与学校分时共享文体设施资源。而且,湖畔图书馆临近校园主入口,对全城开放共享,图书馆不再成为校园的一己之物,而成为了一个容纳学习、展示、社交、路演功能的综合体。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项目图片)
此外,在福田中学项目中,现任福田中学校长王德久访谈中就福田中学新校园设计指出校园扩建与改革实践中提出,校园要与城市规划互动与社区共建共享,要把校门打开。
(陈忱与福田中学校长王德久等人在商讨项目)
鉴于此,既要考虑到学校的开放共享功能,又要考虑到校园学生的安全性与私密性,reMIX临界工作室陈忱和她的团队在设计上做了新思考,提出了福田中学垂直校园的理念。陈忱谈到,“我们把学校中完全不可能被共享,甚至50年以后也不需要共享的功能分为最私密,比如宿舍,教学模块;有些已经可以考虑去共享,类似报告厅,游泳馆。我们分出了一个渐变的序列,把最为私密的,没有必要共享的向上布置,可以被共享的向下向外布置”。同时,由于福田中学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设计师不仅将可以共享的空间不仅放在了最下面,而且还放在校园西侧内部向城市开放。
(福田中学项目内部图片)
在这两个项目中,reMIX临界工作室充分发挥了打破边界、开放共享的设计理念。打破边界,reMIX临界工作室打破的不仅是校园与城市的边界,打破的是建筑与景观的边界,同时打破的是对自我的限定。陈忱不希望清楚地去划分设计师的种类,她认为,我们所在做的是如何发挥空间的有效性,做出有意思的被人可以利用的空间。陈忱走出对设计师身份的限定,将建筑与景观结合起来,这也是reMIX临界工作室独特魅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