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共访杭州红色足迹
2021年暑假期间,根据学校的相关安排,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10名学子组成了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为响应党积极学习“四史”的号召,开展了以“红色杭州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寻访坐落在杭州各处的红色历史、革命烈士纪念馆,找寻红色记忆,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明确自身责任。
在确定活动路线前,小组成员通过向杭州市人民发放问卷,调查市民对杭州市内红色印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发现人们对杭州市内某一部分红色事迹了解程度较低,于是成员们讨论确定了四条具代表性意义的路线,以此来向身边的人宣传杭州红色文化故事。
在活动正式开始前,团队成员通过讨论确定了四条行动路线,分别为:“大手牵小手,红色杭州行”(小营巷纪念馆—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郁达夫故居);“瞻仰伟人光辉,重温光荣历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馆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馆区)——黄宾虹纪念馆——续范亭“尽此一报”题刻——敖嘉熊烈士墓);“追寻革命印记,重走红色钱塘”(杭州市见义勇为事迹陈列厅——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解放纪念碑——茅以升先生像——钱塘江大桥);“探寻红色事迹,感受伟人光辉”(四无粮仓陈列馆——梦想小镇——章太炎故居)。此次活动采用了实地考察法、访问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团队成员也根据路线主题制作了一份问卷并向大众发放。
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通过对历史事迹、烈士故事的讲解,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历史和先辈精神,还录制了讲解视频,拍摄了活动图片,丰富了实践成果。此次活动,团队成员通过阅读纪念馆的图文、观赏影视资料,见证了杭州近代以来历史的变迁和人民日新月异的生活,深刻地认识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大家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决心,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实践团队成员在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合影出发)
实践团队的第一条线路与文清小学210班国宝中队葫芦娃小队一同开展,大学生与小学生的碰撞,共同铸就“大手牵小手,红色杭州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小营巷卫生工作陈列馆,成员们感受到了领导人深入基层、关心群众疾苦的亲民、爱民之心;在钱塘展厅,成员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辉煌成就,尤其是杭州市十一个“五年计划”各阶段的发展成果。大学生们感受到了更加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当以史为鉴溯初心,绽放青春担使命。而小学生们也更加理解他们目光所视的国旗背后的深刻含义,更加珍重他们胸前佩戴的红领巾。
(实践队员为小朋友讲解历史)
(实践团于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内合影)
在第二条路线中,成员们一起参观了黄宾虹纪念馆、续范亭“尽此一报”题刻,最后致敬敖嘉熊烈士;到了第三条路线,在参观完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后,成员们主要了解了茅以升的生平以及钱塘江大桥的故事。在最后一条路线中,队员们参观了提供更多的创业机遇,孕育梦想实现梦想的梦想小镇,并在小镇中参观了“有革命业绩的大学问家”章太炎先生的故居。
(蔡永祥烈士塑像)
(钱塘江大桥)
同时,为有效宣传实践成果,团队成员利用空闲时间积极地攥写推送稿、剪辑视频,并将其投稿至学院公众号上,带动身边的其他同学也一起学习这些红色历史文化,一起传承先辈精神。
历史本无言,总是留待他人述说;精神本无形,却终有后人薪火相传。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更是一次历史文化的传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更应接过历史的火炬,担起重任,为建设更美好的国家,负重前行。(宋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