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15天拿下天猫销量第一,新锐品牌“画面”重新定义快煮面

2021-08-19 来源: 未知 作者:admin 次阅读

今年5月份,网上曝光了自嗨锅推出新品牌“画面”的新闻。8月,“画面”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作为自嗨锅旗下的新锐品牌,“画面”一经面世,就迅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上线15天便拿下天猫销量第一,在方便面/拉面/面皮品类中,品牌“画面”销量已经名列第一位。

虽然正式与大众见面仅仅两月,“画面”的线上销售成绩却十分亮眼。从“画面”预售2个月所取得的成绩来看,销量最高的大肉面盲盒总销量已达157,791,天猫旗舰店共有4款产品销量破万。

短短2个月,“画面”如何快速起量?自嗨锅全新打造的这个新品牌,它有怎样的消费者洞察?又是靠什么打赢这场激烈的?

提升产品力:所见即所得,重新定义快煮面

目前快煮面赛道上同质化产品较多,相比于以前吃速食只是为了饱肚子的认知,现在的速食消费者更多地把它们看作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当下消费者对于速食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要想从繁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最根本的还是做好产品。

“画面”正是在认识到消费升级的大背景后,对品牌产品进行了打磨,推出了代表着更高品质追求、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消费体验的快煮面系列,引起了市场的积极反响。

传统速食面产品在料的配备上有几种分化类型:一类是宣传自己有大块肉的“满汉全席”,其实里面肉并不是很多;一类是传统的泡面、煮面品牌,他们不提供大块的肉;还有一类是同时具备传统品牌加新锐创新的现有大盘类速食。而“画面”则在业内首推“大块肉的面”,每块肉都有硬币大小,让消费者的体验升级,重新定义快煮面赛道。

口味升级:做中国人味觉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的面食文化传承已久,有河南烩面、重庆小面、四川担担面、山西刀削面、台湾牛肉面、香港云吞面等等多种多样的面食,不但形式多样,而且口味各异。“画面”成立了专门的面食料理研究院,对中华传统面食进行探寻,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包容不同口味、形式和面食文化的品牌,集各地面食之大成。

“画面”产品的多元化角度对产品口味进行了多维度的创新,从面的形式和面的口味等不同维度入手,切中消费者需求、快速创新,提供多样选择,与其他品牌做出口味差异,目前已推出约二十款SKU,与其他品牌做出口味差异。

“画面”旗下的一些SKU,还将侧重点放在了地域特色的表达上。以品牌推出的部分SKU为例,蟹黄拌面和川味红烧牛腩面,就分别代表了吴越风味和巴蜀风情,且一是拌面一个是汤面,从口味到形式都不一样。

自建供应链:将上下游成本直接让利给用户

快煮面属于轻烹饪食品,比起泡面等普通的速食面,价格较高。在同等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价格更低的产品往往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自有供应链可以帮助“画面”控制成本,更多地向终端消费者让利。

作为自嗨锅出品,既有的自嗨锅供应链端优势,可以反哺给“画面”。特别是“画面”自有工厂选址面食文化悠久的河南,通过更新工艺,在更好地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的同时,充分利用自嗨锅上下游的自有供应链,有效控制成本,将更实惠的产品给到终端消费者。

此外,依托自嗨锅的供应链,“画面”可以更快响应市场变化,对经典口味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做中国人味觉的最大公约数。

总之,新消费时代,要在市场中获得成功,需要充分找到需求与产品的连接点。尽管快煮面赛道已经不再是蓝海一片,但“画面”似乎正以自己的方式“从蓝海中找红海”。在立足传统面食文化的基础之上,品牌进行着从供应链到产品的多维度创新,是自嗨锅拓展其商业版图的又一次成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