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单车清退暂缓 市民:感谢呼声被政府听见
“一年多了,从海伦名居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要不是有共享电单车,每天上班要多花几十块钱打车费!”自共享电单车进驻佛山以来,市民陈小姐明显觉得自己上班出行更方便了。
陈小姐告诉记者,今年6月一度听闻佛山要清退共享电单车,自己心里还觉得非常郁闷,甚至还去市长信箱反馈。“不过,我还是特别相信佛山政府的管理水平,他们有反馈说会审慎考虑这个问题,希望市民的呼声能被听到。”
打车太奢侈,骑单车又太累,共享电单车的确成为不少市民折中的选项。但除了广大的用户需求,共享电单车之所以可以顺利“下沉”,也得益于二三线城市政府的支持。
据宁夏日报报道,为了倡导市民规范使用和停放单车,提升共享单车管理能力,共享单车将逐步退出银川市场,更换为共享电单车。据报道,湖南长沙、云南昆明、江苏盐城等二、三线城市都曾明确鼓励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
2019年4月,被称为电单车“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直接导致共享电单车迎来爆发期。新国标出台后,超标电动车被逐步清退,艾媒咨询发布《2020中国共享电单车安全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符合新国标车型仅占比约32.7%,传统电动自行车行业全面升级仍需较长时间。而随之产生的需求缺口,共享电单车迅速做了填补。
不仅在佛山,广东省多个城市也在观望共享电单车的发展。艾媒咨询调研报告显示,共享电单车需求巨大,近6成受访用户认为对比家用电动车,共享电单车安全性更高。针对电动自行车在使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共享电单车从车辆认证、电气安全、骑行安全等方位为当前两轮电动出行提供安全优化方案。
对于广东这个走在开放前沿的省份而言,共享电单车在社会多层次的交通需求中到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针对“长距离、不堵车”的社会交通需求而言,作为轻便的交通工具,共享电单车的补位是否有巨大的价值?在政策与民意民生的平衡这条路上,或许是时候给些情与法平衡了。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共享电单车骑行者也不能把自己当做“公路之王”,共享电单车企业要做好自身管理。毕竟,自助者天助之,只有不断加强自律,懂得规范经营,才可能获得更大尊重,找到更多支撑,赢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