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担任智能测温标准工作组组长 以实践经验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体温筛查成为科技抗疫的重要应用。为进一步推动相关技术的深入研究与突破,4月16日下午,中关村管委会举办线上标准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关村标准《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技术规范》(下简称“智能测温标准”)。标准由人工智能企业旷视作为标准工作组组长负责牵头制定,旨在发挥中关村科技创新优势,推动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规范化发展和产业化推广。
图:旷视作为标准工作组组长,参与全国首个智能测温标准起草
旷视能够成为此次标准牵头起草单位,源自其在抗击疫情中积累的丰富的智能测温技术和实践经验。据悉,在疫情爆发初期,旷视便迅速成立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项目组”,经过十余个日夜的奋战,最终推出了“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并于2月中旬率先在北京市海淀政府服务大厅与部分地铁站上线,为全国科技企业的抗疫行动作出了表率。
图:旷视AI智能测温系统落地北京市地铁站,为乘客进行无感测温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旷视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线,开发出平台版、便携版、Lite版、Mini版等一系列具备不同形态和功能的AI测温系统版本;并依据落地场景的实际需求,推出了能够灵活切换测温模式与日常模式的多种测温产品组合。
图:疫情期间,旷视推出多个AI测温系统版本助力抗疫
目前旷视推出的多类AI智能测温产品已经在北京百余家超市、部分三甲医院、南京某高校、政府大楼、商业园区、社区校园等场景落地并投入使用,帮助各地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更安全的体温检测与人员管理。
在此次智能测温标准的制定中,旷视也尽可能地将自身经验与智能测温标准的制定相结合,在减少不必要的试错成本的同时,也让标准实现了从市场需求中来、到企业产品中去,制定出来即能得到充分应用,使标准拥有鲜活的生命力。
经过29天的筹备,标准草案已通过了专家审议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具体来看,智能测温标准从系统基本构成与分类、系统功能要求、系统性能要求等方面明确了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应满足的通用技术要求,并给出了对应的试验方法。如针对佩戴口罩的受筛查目标,明确了测温误差不大于±0.3℃、平均测温时间不大于1s、多目标筛查系统不小于6人、佩戴口罩检测准确度不低于90%等性能要求,以及手持高温异物不触发告警等智能功能要求。
作为全国首个防疫抗疫领域智能测温标准,该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整个智能测温市场而言,开展智能测温标准的制定,也有助于统一相关技术要求,规范行业应用模式和效果,对推动非接触式智能体温筛查系统的规范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帮助市场有序稳定运转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