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数字农业规划:植医堂智慧农业,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1月20日,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对外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规划》对新时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擘画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新蓝图。数字农业建设在农村的发展日益取得成效,智慧农业也逐渐被更多农业企业和农民所接受认可。
农业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新技术解决农业面临的发展挑战,采用先进种植技术和模式进行科学农作物培育、管理,60%以上的农业成本降低,让更多农民看到了乡村农业发展建设的希望和未来。近年来,我国多家智慧农业平台不断推陈出新、带动发展,上海植医堂互联网植物医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互联网植物医院移动平台 加速数字化农业农村建设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数字农业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的方向,相继出台“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农业技术战略”和“农业发展4.0框架”等多个战略,构筑新一轮产业革命新优势。从国内角度看,随着我国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内部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上海植医堂互联网+植物医院移动平台,以互联网科技为引领,开展农作物健康诊疗数字化服务。植医堂平台广泛连接种植大户、植保专家、农资生产经销商,探索智能识别、在线处方、远程会诊、网上购药等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服务新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的优势,打破行业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全方位融合,打通“诊疗—购药—保健”三大领域,一站式解决农作物种植生长中遇到的问题,为农业种植者提供快速、精准、科学、高效的种植服务方案。
植物医生+人工智能 “坐诊”农业病虫害防治
日前,农村农业部种业管理司巡视员谢焱指出,2020年我国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病虫害偏重,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玉米草地贪夜蛾等都是值得着重关注的病虫害问题。目前,我国西南、汉水流域和黄淮南部等9省发生千万亩小麦条锈病问题;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华南等地也有发生。因此,密切关注农作物生长过程,成为农业种植者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此,植医堂研发推出AI人工智能识别病虫害功能小程序,针对309种农作物病虫害信息建立了系统全面的病虫害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完成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和判断,帮助种植者和技术人员远程进行更智慧高效的农业生产作业。结合植物医生专家在线诊断开方,预防和解决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和进一步扩张,植医堂真正实现保障农户种植利益,对推动我国智慧农业数字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植医堂董事长谢祥其表示:防止植物病虫害,必须尽早发现、科学治疗,根据植物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科学防治手段,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帮助下,植医堂将布局建设病虫害智能化监测预警体系,帮助农民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农产品安全,实现我国对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的需求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