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投资神话远未结束,浮盈12亿的高瓴仍有巨大“钱景”
上市十天市值就破千亿,民用电工王牌公牛正在谱写他的产业神话。截至3月2日收盘,公牛集团股票大涨5.38%,报收181.10元,总市值达1086.60亿元。
不仅如此,已经迈入千亿市值大门的公牛,更是让背后唯一的机构投资者高瓴资本取得了投资两年浮盈12亿的投资收益,可以说再次凸显了高瓴资本卓越的投资眼光和投后管理能力。
公牛这个国民品牌如今已经深入人心,其产品业务—插线板、墙壁插座等民用电工设备遍布在每一个家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销售的插座超过了6亿个,其中公牛大概能占到55%~60%的份额。另据公牛招股书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全年净利润逼近25亿元。极高的国民认可度以及利润,公牛的综合实力可见一斑。
成立25年,能够从单一品类的小企业走向行业翘楚,受到用户和资本的垂青。背后是整个民用电工领域的庞大市场和公牛构建的稳固护城河。
公牛的主营业务包括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LED照明、数码配件等电源连接和用电延伸性产品,这些均属于生活必需品,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而居民人均收入、支出的持续增长一方面直接推动对中高端排插、墙壁开关插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带来对家电、家装、房地产需求的增加,从而带动了转换器、墙壁开关插座等家装配件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有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插座转换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80亿元。墙壁开关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也将达到231.6亿元,LED通用照明行业市场更是超过2500亿,每项业务可谓都是前景广阔。
而民用电工产品本身有着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点,即用户敏感度高、更换频次高、“破坏价值”高。这也就使得消费者对插座等产品的品牌有着更高的依赖性。也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对插座的需求也显得更为特别:一是“性价比”没那么重要,消费者为了省十几块钱买到劣质产品肯定得不偿失;二是消费者希望能够方便地买到插线板,有强烈的“就近购买”需求。
针对这些特点,公牛在过去的十几年通过精准定位、产品创新和拓展渠道构建了自己稳健的护城河。
定位方面,公牛一直将自身产品与“安全”挂钩,对产品的安全性格外重视,并持续对外宣传“选择公牛就是选择安全”,这无形中就给消费者树立了“公牛=安全”的形象。
产品创新方面,公牛在保持核心业务线稳占业内龙头的优势下,不断开阔扩充自身产品线,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截至 2019 年 5 月,公司在销产品中,转换器达45大系列、2800 多个品种,墙壁开关插座达33大系列、超过 3000 多个品种,新进入的LED照明包括 19 大系 列200 多个品种,另外数码配件也超过 200 个品种,产品层面的不断推陈出新为其在快速变化的市场提供了稳固的根基。
而在销售渠道方面,公牛更是建立了一套庞大的销售网络,据悉,截至 2019 年 2 月底,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近73万个五金渠道网点、近10万个专业建材及灯饰渠道网点及12万多个数码配件渠道网点。同时,公牛安全插座在全国 100 万家网点的线下实体营销网络,犹如100万个广告牌,成为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广告传播网络,强力推动公牛插座的销量攀升,为公牛完善渠道网络的布局填实强劲“肌肉”。另外,公牛也积极推进线上业务的发展,如今已全面入驻天猫、淘宝、京东、唯品会等领先电商平台。通过官方直营与专业经销相结合的方式,截止2019年2月,有效发展线上经销商63家,电商渠道逐渐成为公司营销渠道的新武器。
公牛集团的极速成长也为其背后的资本力量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作为公牛的重要股东,高瓴在2017年用接近30倍的估值购入了2.22%的股权,花了8个亿,当时公牛的估值是358亿。两年的时间里,公牛的利润从12亿增长到了去年的24.2亿(业绩预告平均值),现在市值1031亿,估值42倍,而高瓴则实现了浮盈12亿,投资眼光再次显露无疑。
公牛的开花结果,再次印证了高瓴价值投资理念的准确性,正如在公牛上市时,高瓴资本合伙人曹伟所说的那样,作为公牛集团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和坚定支持者,高瓴长期以来的理念是,把最好的资本配置给最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而公牛25年的发展历程也诠释了“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当立足长远的企业遇到注重长期投资的资本,双方合作产生1+1>2的效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然,公牛的A股神话还远未结束,国内多家券商几乎都给出了“买入”评级,高瓴的收益也不会止步于此。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高瓴在投资公牛上所获得的收益也并非账面浮盈那般简单。从整体上来看,公牛的成功为其在消费品领域的“重仓”提供了更为宝贵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将对其在下一步的投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钱”景也将更为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