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好租晓楼专题系列:《疫情下的房企突围·房企债务篇》

2020-03-02 来源: 未知 作者:admin 次阅读

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房地产行业的开工、销售等关键环节遭到了严重冲击,叠加到期债务,房企资金链正承受较大压力。围绕疫情期的房企债务体系现状、债务特征等问题,本期好租晓楼数据服务平台特别制作了《疫情下的房企突围·房企债务篇》专题报告。报告认为,2-5月份是房企2020年的第一个偿债高峰期,而面对疫情,债务周期较长企业的资金有更大回旋余地。同时,高成本的海外发债从2017年起规模激增,是房企“借新还旧”的重要手段。

晓楼报告首先指出,近年以来,房企生存发展的典型途径为“因为要突破融资门槛所以要追求规模扩张,而规模扩张又必须加大融资”的循环,这就使行业呈现出了高资本、高杠杆、高负债的“三高”特征,三高特征直接结果就是行业达到了空前的行业集中度,2019年TOP30房企销售额占据了整个产业的50%。

2011年以来,房企本年实际到位资金逐年上涨,房地产企业资金结构中自有资金占比较低,高杠杆化明显。从房企总体资产负债率来看,2018年达到79.1%,部分上市房企资产负债率达到90%以上。

在房企债务体系里面,开发贷规模最大,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余额达11.2万亿元,但11.7%的增速明显回落,房企步入了钱荒阶段。信托资金也受政策调整期影响,余额在2019年二季度末达到峰值(近3万亿元)后出现下降。2019年企业信用债融资成本为5.55%,规模升至4829.3亿元。与此同时,2019年内地房企海外债融资规模为5641.3亿元,同比增长40.4%。

结合房企债务到期时间来看,2020和2021年将是房企债务到期集中爆发年份,规模分别超过5000亿、7000亿元,而眼下的2020年2-5月正是房企债务到期较为集中的月份。

晓楼报告还指出,房企规模是决定融资规模及融资成本的关键因素,TOP10房企的融资成本为4.52%,大大低于TOP30-60的6.27%。

由于发展战略上的差异,不同房企处境不尽相同。以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率来划分象限,高负债、高土储的融创、中梁等,以及投资激进、意在规模的房企财务风险要相对更大。同时,各大房企在手资金较为充裕,样本房企对短债覆盖大部分较为充足,且债务周期较长企业在疫情下资金有更大回旋余地。

此外,晓楼报告还分析了疫情下的房企自救模式,其中中小型房企表现为“缩减成本、控制杠杆规模及资产变现”,而大型房企倾向于“海外发债、赴港上市、借助政策利好及自身战略调整”,且房企自身战略调整主要包含区域布局、业务结构和投融资模式这三类战略。

报告最后,晓楼发表核心观点认为:

(一)受调控周期影响,目前大环境处于融资钱荒阶段。疫情爆发后,房企营销回款被切断,使得房企雪上加霜;

(二)就房企个体而言,企业规模、发展战略、债务周期三者因素叠加,资金紧张程度不尽相同,部分大型房企依旧资金较为宽松。经历本次疫情洗牌后,行业集中度很可能进一步上升;

(三)疫情下,部分中型房企会选择海外发债进行短期资金周转;

(四)短期之内,有融资利好政策出台应当是大概率事件;

(五)中长期看,现有房地产现金流模式以及融资体系势必发生变革,依靠高杠杆、高负债的债务模式势必将被资产管理、运营类融资所取代。

下期预告

下周晓楼将特别推出:《疫情下的地产科技崛起》

内容围绕:房地产科技产业现状、行业细分、发展前景、投融资趋势话题展开。

关于晓楼

晓楼是中国领先的商办数据服务平台,致力于通过好租的大数据服务能力,为投资者、开发企业、政府、金融机构、资产持有者、资管公司等行业伙伴,提供从商办类土地投资、产业分析、产品定位、可行性分析、营销指导到资产退出的全产业链数据可视化查询、顾问系统定制。现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等30+城市的60000+栋楼宇,日均动态监控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