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石述思:百度一下!救它们,救自己!

2020-02-14 来源: 未知 作者:admin 次阅读

谁都不会想到,2003年经历的非典一幕,会在2020年初卷土重来。

每天不断上升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人数、确诊人数、死亡人数,像是一颗颗钉子,扎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

数以千万计的医护人员在前方与病魔斗争、与时间赛跑,试图抢救下更多的生命、治好更多的病人。

还有无数的人在家“自我拯救”,不集聚、减少外出,不给病毒传播和扩散的渠道。

……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与疫情“战斗”。但更多的人在反思:为什么是我们,在经历了非典之后,又来一次新冠疫情?

事情还得从病毒的源头——华南海鲜市场说起。

美食有边界,吃亦有道

疫情爆发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2020年1月26日,该市场封市后的第25天,科研人员首次从这里的585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至此,疫情与华南海鲜市场的野味存在关联尘埃落定。

1月28日,钟南山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最早发现在一种蝙蝠身上,但中间宿主尚未明确。这一论断继续为吃野味祸及全国敲定实锤。

没有人不愤怒,没有人不扼腕叹息。17年前,举国上下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平息了一场口腹之欲带来的风波。17年后,相似的情节居然重演。而且,这一次,传染性更强,确诊人数更多,武汉更是史无前例地“封城”。

陷整个国家于“水火”之中,那些贪口腹之欲的人,能否承受起举国之重?

哀武汉之不幸,怒宵小之不争。

的确,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国度。说起吃,必定有不少人两眼放光,对心仪的美食如数家珍。

但美食文化亦有边界,吃亦有道。

没有一只羊能活着离开新疆,没有一只兔子能活着蹦出四川,没有一只鹅能活着走出扬州……凡此种种,令人会心一笑。

最终有网友戏谑:“没有一种动物,能活着离开中国。”

如今看来,戏谑背后是扑面而来的沉重。

短短20年间,我们在吃上付出的代价太大了。非典的阴霾尚未散去,我们却在不太远的时间栽在同一条阴沟里。

此次的“罪魁祸首”蝙蝠,身上已证实至少带有14种可传染人类或动物的病毒,包括狂犬病、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汉塔”病毒等,尤其是尼帕病毒,感染上的人50%以上都会死亡。

但其实蝙蝠无辜,有罪的是那些售卖蝙蝠甚至吃蝙蝠的人。

众所周知,抗击毒品的战役,要从切断毒品源头做起。而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我们是否同样要从源头做起,立即反思并停止吃野味?

非典没补上的课,不能再落下

其实从17年前开始,我们就错过了掐断病毒源头最好的时机。

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华南海鲜市场野味价格表上,赫然可见果子狸、竹鼠、豚鼠等野生动物的价格。

果子狸带来的SARS疫情还历历在目啊,国人就迫不及待地又拿这些野生动物来大朵快颐吗?

17年后我们再次中招,说明我们在野生动物的捕猎、售卖等监管上还存在很大的漏洞。用网友的话说就是:都0202年了,人类还这么野蛮的吗?

线下的漏洞需要监管部门去补齐。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在全民战“疫”中,互联网巨头们也行动起来了。近日,百度联合果壳,上线了“拒绝野味”搜索页特效彩蛋和百度百科词条。用户使用百度APP搜索蛇、蝙蝠、果子狸、穿山甲、豪猪、狍子、野猪等野生动物名称时,搜索结果页面会立即呈现相关的科普知识彩蛋和“拒绝野味”提示,以动物的名字为源头对用户进行科普,让“拒绝野味”成为基本常识。

一个是最知名的泛科技主题网站,一个是国内用户用得最多的搜索引擎,强强联手,想必会给一些饕餮之徒敲响警钟。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习惯使用互联网的一代,认识到吃野味的危害,进而培养拒绝野味的习惯。

不要忽视互联网企业这次行动的意义。从非典到新冠疫情就可以看出,少数国人对自己的口欲之私有多执着的追求。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唤醒装睡的人,救的不只是他们,更有绝大多数的无辜者。

拒绝野味,从我做起

“果子狸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稀有‘山珍’”——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动物小百科》中,居然有对果子狸的不当表述。面对质疑,11日下午,武汉大学出版社回应称,已第一时间通知全国各销售网点全面下架该书。

其实武汉大学出版社这次只是被网友们抓住了“尾巴”。在不少描写美食的文章中,都有对食用野味津津乐道的描述,更有甚者,会以吃山珍野味来抬高身价。

是时候清理这些垃圾有害的信息了。也是时候来改变人们的观念了。

穿山甲被吃成了“极危”物种、禾花雀被吃得濒临灭绝、高鼻羚羊被吃到濒危……有人称,这一次的疫情是野生动物的反击。但没有疫情呢?任凭那些生物在人类口中消失吗?谁又能说清,人类在某一天不会遭到病毒乃至生物链缺失的反噬?

行动起来,救救野生动物!救我们自己!

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百度就在以自己的方式告诉公众,野味不好吃,更不能吃:

百科医典最早发出面向用户的新型肺炎权威解读,上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百科医典词条,并在“日常生活管理”中明确标注“不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

百度地图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名称中与“野味”相关的餐饮和市场POI;

百度APP、百度地图、百度输入法等百度全平台产品均上线了倡议拒食野味、守护健康的提示;

《百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拒绝野味篇》,用大数据揭秘此次疫情爆发背后“野味”的暗流涌动;

除了搜索页特效彩蛋,百度百科还上线了“拒绝野味”词条,对“野味”进行有效的科普,让“拒绝野味”成为基本常识的同时,也避免让野生动物妖魔化。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病毒用最惨痛的方式告诉我们:食用野味既伤害野生动物,也伤害人类自己。但现实也总在提醒我们:总有一些人会好了伤疤忘了疼,他们不惜以自己的嘴来赌人类的命运。

人类的命运应该由人类主宰,它不应该交付野生动物和未知的病毒。去百度了解一下,吃野味的后果有多触目惊心。

拒绝野味,从我做起,这并不难。(文/石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