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阳泉,为何敢挑起“中国古村游阳泉”的大旗?

2020-01-15 来源: 未知 作者:admin 次阅读

一提到阳泉,很多人或许只知道这里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工业城市,是李彦宏和刘慈欣的故乡。而现在,这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就在不久前,阳泉乡村旅游创意大赛颁奖典礼刚刚结束。活动现场不仅评选出了围绕阳泉古村建设的十佳创意项目方案,还促成了多个项目的意向投资签约。阳泉市人民政府市长雷健坤现场表示,以“太行深处有人家”为发展定位、以“中国古村游阳泉”为旅游品牌口号、以古村落文化为核心输出价值,将大力推进阳泉乡村旅游建设,带动乡村振兴,推动整个城市转型。

 在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古村落遍地的山西省,阳泉何以敢扛起“中国古村游阳泉”的大旗?借助乡村旅游大发展,又能否助力阳泉一改工业为主的发展现状,进而在全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形成阳泉模式?

 重视旅游品牌的力量

2019年是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后,踏上文旅融合新征程的全面开局之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时任山西省省长)表示,山西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发展乡村旅游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并号召各级部门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路径及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在此号召下,阳泉市基于自身优势,逐步加快乡村旅游高质量开发的速度。在雷健坤看来,乡村旅游发展正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实现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但关键是要找到适合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打造属于阳泉的特色旅游品牌。这种个性和稀缺性,将会成为带动阳泉旅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除了响应政策号召外,更重要的是,阳泉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条件已经相对成熟: 从地理位置来看,作为晋冀要衡,可辐射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客源市场;从市场区位来看,阳泉市乡村大部分属于近郊型、城边型、城中型、城周型,交通便利且游客导入性好;从旅游资源来看,古村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景点、特色农庄等多样化资源丰富;从发展成果来看,当地多个传统村落均已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示范点的荣誉,已构成推动下一阶段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基础。 

做好乡村旅游大文章,如何破题起笔至为关键。同样地,2019年山西旅发大会也强调把“以规划创意引领启动”放在最重要位置。阳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立君告诉TBO记者,历时三个多月的阳泉乡村旅游创意大赛,目的就是要引进专业团队及优秀人才,针对阳泉乡村建设提出高品位、有个性的创意设计,从而解决当下旅游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同质化严重、产品单一等问题,推动阳泉乡村旅游产品升级及整体品牌塑造。 

为此,在2019年7月,阳泉市与景域驴妈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后者全产业链优势资源,为阳泉旅游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智慧创意支撑、人才创力支援、产业创新支持。此中,以阳泉乡村旅游创意大赛为切入口,进而探寻文化旅游产业在阳泉市转型发展战略中撬动全域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阳泉乡村旅游创意大赛启动仪式)

在此次大赛颁奖典礼上,驴妈妈创始人、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表示,双方期待以“中国古村游阳泉”文旅融合新名片,推出一批网红村或打卡项目,通过产品及服务品质留住游客;同时,围绕深化阳泉乡村旅游品牌,有计划地定期举行阳泉乡村旅游创意大赛,形成阳泉乡村旅游新IP。 

像全国多数地方一样,一直以来阳泉市尚未形成固定的、能真正代表阳泉特色、受社会各界认可的旅游宣传用语和形象标识。以阳泉乡村旅游创意大赛为契机,阳泉市也希望在征集优质发展规划的同时,逐步确立阳泉旅游的形象标识和宣传口号。 小落点,要做“精而美”

值得关注的是,除重视整体品牌的力量之外,在阳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中,也通过聚焦更为细小的品类,让一批特色村庄脱颖而出,并形成其古村新生的一大特色。 此次大赛的十佳创意村作品,也反映出了这样的趋势: “早晚阳泉里,就是阳泉人”的大阳泉村早晚市,“地道真红色,南庄真地道”的南庄地道民宿,“一日银圆山庄,一生驾驭财富”的官沟村银圆山庄财商教育,“舌尖咀子上,感动在心上”的咀子上村美食艺林等。 

(阳泉市大阳泉村)

如果把“中国古村游阳泉”看作是一个大品牌,那么这些带有各自特色的村落,也各自形成了相应的子品牌。一个个子品牌的打造,不仅使得每一个古村落的特色和定位更加突出、精准引流的效率更高;同时也令阳泉乡村旅游的母品牌更加稳固,最终使得阳泉旅游的整体品牌内涵更加丰富。 而这种精细化的村庄定位和产品策划,同样,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使然。 

此次阳泉市乡创大赛总创意师、景域驴妈妈集团华中大区负责人陈亚洲表示,很多乡村可投入旅游发展的财力有限,因而对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有更高的要求。更为聚焦的休闲消费品类,或将便于精准锁定目标人群、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收入。 延续这样的发展逻辑,陈亚洲也告诉TBO,获奖的十佳作品完成落地后,“阳泉里村”、“骆驼驿站村”、“地道村”、“财商村”、“军俗村”等一批极具特色的村庄别名也将随之启动。在其看来,“同一区域内的自然乡村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村名不同”。特色村名有助于占领游客心智、延伸消费场景,从而助力游客的出游决策。 例如阳泉里(大阳泉村),该村是阳泉市的前身,也是当时阳泉人民生活消费及商贸的主要集散地。项目组为阳泉里策划了早餐市集合晚市夜巷的产品,打造了一条市井百味街,由此体现出阳泉市最纯粹的在地生活风味。 激发IP的更大价值

有了细分的品牌和相对成熟的IP后,更要以超级IP思维在产品和客群精细化运营上下功夫,挖掘、延长IP全产业链带来综合价值。文旅融合时代,IP打造与运营,也成为当下各地最为关注的抓手之一。比如,中国旅游强省浙江就专门出台《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加快推进文旅融合IP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旅游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认为,基于IP深化的产品具有高识别、能引流、可变现、可传播、可延续的特点,文旅融合发展中要高度重视IP。推动IP深化发展应坚持两条线,明线是经济效益(利润),隐线是文化传播(价值)。 

在IP运作上,景域驴妈妈积累了不少相关的实践经验。例如由其全面合作赋能的浙江嘉善大云镇,在定位为甜蜜旅游度假地的基础上,围绕“云宝”形象的进行系列文旅融合衍生开发。合作三年来,大云游客人次由175万增长到2018年的293万,旅游收入从2亿元到突破6亿元,增幅分别达到67%、200%。 在阳泉的乡村旅游规划中,景域驴妈妈也延续了其IP运营成功经验。

例如骆驼驿站村,据陈亚洲介绍,是一个极具艺术观赏价值的石头屋为特色的村落,古时曾是晋商驼队运输时、进出晋冀两地的商道驿站。策划定位时,团队以骆驼为主要形象增加趣味性和IP价值同时,将骆驼坚韧倔强的精神与晋商勇于拼搏的文化相结合,丰富IP内涵,并为后续IP衍生提供内容。

(骆驼道村)

在此基础上,该村被定位为驼道驿站的艺术部落村,战略品牌口号则定位“驼道驿站,耐走、耐看、耐深玩”。在目前的开发上,一方面融合潮流时尚的艺术元素,主推摄影、写生、文创空间等产品体系,配套相关休闲娱乐活动。另一方面,结合骆驼IP推出一系列衍生产品及深度的内容输出,进一步激发IP的商业价值。

对于阳泉乡村旅游的发展,著名学者周国平给出了“何处忆乡愁,阳泉乡村游”的评价。以此为目标,阳泉乡村旅游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品牌赋能、细化落点、IP加持,阳泉乡村旅游发展的下一个阶段正在全面开启。蜕变过后,亦是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