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合规是底线 人保健康、信美相互何以依附支付宝就能游离在监管之外?

2018-11-15 来源: 中关村网 作者:admin 次阅读

​11月15日晚间,由京东金融与众惠相互共同推出的“京东互保”疑似下架。11月13日,“京东互保·重大疾病相互保险计划”开始内测,目前该产品的H5推广页面还在,但现在已经无法申请加入。

据媒体报道,此次下架主要是因为该产品受到各方投诉。事实上,京东互保与此前支付宝推出的相互保实质上都是一种团体重疾险产品,这种运作模式容易让人形成一种保险都是“低保费、高保障”的印象,导致消费者对保费较高的保险的接受度降低。

有关媒体透露,监管部门这类“相互”保险产品保持高度关注。支付宝相互保也因遭到大量用户投诉被监管调查,监管部门已经入驻相互保的承保公司信美人寿,进行相关调研。

那么,此类产品是否存在一定违反监管的操作?不如一起了解一下最近大火的支付宝相互保,到底存在哪些风险。

一、产品猫腻太多,费用与保障存在不稳定性

相互保宣传的一个噱头是“0元加入,30万保障”,但当你认真分析以后,并不是这样。

从保费上来说,作为一款以团体重疾险形式运营的保险,打着“一人生病,众人均摊”口号的相互保,理论上成员付出的费用更低,但实际上费用存在一定的动态不稳定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结果显示,人的一生发生重疾的概率是72.8%,500万人发生理赔案例可能将远远不止100个虽然“相互保”承诺单个案例最高分摊0.1元,但发病成员数量不确定,理赔次数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支付的费用不固定,所以认为一个理赔案例就是1毛钱的观念完全是错误的。从这点看,这款产品其实存在着很大的销售误导。

从保障上来说,一般来说,重大疾病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而不断升高。相互保成员保障截止到59周岁,“相互保”会在60岁后自动退出,因此在最需要保障的时候,“相互保”并不能起到作用。

另外,当成员少于330万或者出现不可抗力及政策因素导致“相互保”无法存续,其运营就将终止,这对于已经交了保费的投保人来说显然不公平。

二、低门槛加入将引发道德风险

不得不说,相互保低门槛加入的设置看上去是对普惠保险的创新,实则存在着一定的道德的风险。

一方面,相互保的等待期太短,几乎0门槛参与,门槛低会导致逆选择的发生。由于骗保成本太低,一旦发生骗保行为,伤害的不止是钱,而是互助人群的信任感。产品又是后付费,当出现信任危机时,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方面,由于参保可以随意加入和退出,权利与义务不受任何影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很多人就会考虑在健康状态时不投保,等患大病的风险陡然上升,甚至被确诊大病后,再加入其中。

这样的投保者多了,分摊的费用会随之增加,导致更多人需要重新评估投入与收益,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相互保”或将由盛转衰、由热转冷。

三、多平台利益牵连,或不符合监管要求

根据支付宝平台资料显示,“相互保”由“蚂蚁保保险代理公司“(“蚂蚁保代”)代理,而“蚂蚁保保险代理公司”和蚂蚁会员公司一样,都是由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资持有。

根据保险法规,保险代理公司代表保险公司的利益。但在相互保中,蚂蚁保代代表信美相互,与同属一家母公司的蚂蚁会员公司进行交易,是存在着利益冲突的,这种操作明显存在违规嫌疑。

作为最终为相互保买单的支付宝用户,被保险公司、代理公司、虚拟投保平台和网络平台相互混杂,利益牵连,那么管理的公开透明就难以保障,最终投保用户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或许也会受到侵害,募集的保费和管理费流向何处也不免要打个问号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支付宝第一次游离在监管的悬崖边上。在双十一前后支付宝推出的“30元好医保红包”、“首月一份钱投保”等保险产品促销活动,涉嫌给予用户保险合同外利益的合规风险,均违反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与《保险法》中相关条例。

 

令人震惊的是,支付宝不遗余力宣传的这款好医保·长期医疗险,其背后的承保公司竟然是号称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国资背景相当雄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两家重量级企业做出这种蔑视法律的事?尤其是阿里系的支付宝,仿佛对于这种打法律擦边球的行为已经驾熟就轻,视监管部门为空气。

合规发展是行业的底线,任何企业都要遵守行业规则、严守监管底线,法律的鸿沟不可逾越。然而,人保健康、信美互助凭什么因为支付宝就能游离在监管之外?其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此次监管对京东互保以及支付宝相互保介入调查,或许对规范保险市场秩序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