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氏糖方:承古开今,普惠糖友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慢性病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糖尿病作为终生难以治愈的慢性病备受当代人的关注,自古至今,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不胜枚举,但真正有效的却屈指可数,今天就一起来说说近些年备受糖友好评的龚氏糖方。
传统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莫过于通过上、中、下三消辨证施治,并认为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但从身体角度来看,五脏五行却是相辅相成的。清代医学名家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也就是说七情不调,或多怒、多悲及忧思不解等皆可成为消渴的致病因素。相传清代上京应考的举人途经叶桂家乡的时候,因为口渴多日难消而向叶桂问诊,叶桂劝举人不要赴考,因为其内热太重,得了当下我们所说的糖尿病,不出百日,必不可救。举人半信半疑继续上路,路上听闻老僧可以治病,遂求诊,经老僧精心治疗成功摆脱“口渴”症状,高中状元回乡途中将治病经历讲述给叶桂听,苦于无方可治的叶桂毫不犹豫的扮成穷人并拜老僧为师,起早贪黑料理僧人起居的同时,精心学医,苦学三年终于出师。出师那天老僧坦言“当下技能已然超过江南叶桂。”随后,叶桂将真实身份告知,老僧被叶桂的学习热情深深触动。
叶桂去世后,其龚姓云南生人弟子便继续潜心研制此方,终发现当归味甘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肉桂“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利关节,补中益气”,而将葛根、肉桂、三七、红花、西洋参、玉竹、灵芝、人参、天冬、铁石斛等珍贵药材利用古法进行炒制,对高血糖、糖尿病治疗恢复有奇效,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使得原材料三七、当归、石斛等成色优越,大大提升了药效。
后世传承,在沿袭古方的基础上,借力现代化工艺对原材料进行萃取,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材料的完整性,因其由龚姓所创,故名“龚氏糖方”,自龚氏糖方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因此而受益,近些年,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优质中药材就更为稀缺,因此需要精心寻找、萃取方能成方,甚是珍贵,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在药效毋庸置疑的情况下,龚氏糖方备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