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虹软加速视觉AI商业化落地 免费开放赋能各行业

2018-08-27 来源: 中华网 作者:lisa 次阅读

随着技术迅速的迭代发展,视觉AI早已走出了实验室。相应的落地应用越发广泛,从最初的人脸识别安防领域全方位扩展到各个商业领域,众企业纷纷进场抢占万亿市场商机。8月23-26日,记者从首届中国国际智能博览会上了解到,今年微软、腾讯、虹软、科大讯飞等公司均发布了视觉AI技术的最新应用,不仅涉及新零售,还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楼宇、智能驾驶、智慧旅游等各个领域,商业化落地迎来全面爆发。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地过程中仍会面临视觉AI技术壁垒难题,相应技术带来的高昂研发成本,使得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进入门槛极高。如何能够低门槛低成本的使用视觉AI技术,成为中小企业关注的焦点。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视觉AI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如人脸识别的误识率已经大大降低。但除了少数大规模通用的市场已经基本成型之外,还有较多细分市场没有实现智能化应用,需要更多相关专业领域公司分享研发成果,增加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场景应用以及加速商业化落地。

众企业发力视觉AI细分领域  应用场景迅速增加

人工智能除了在工业上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外,越来越多的服务领域也开始吸引了人工智能企业的参与,应用场景也从单纯的“人脸识别”抓捕犯人迅速扩张到新零售、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小区、智能驾驶等更多的细分领域。

在重庆的智博会现场记者了解到,来自杭州虹软的智能汽车、智能手机视觉、IOT、安防、智慧社区等多领域的产品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关注,尤其是“车内安全驾驶预警系统”不时提醒现场试验者的疲劳程度,打电话时驾驶员只需举手就会自动接通和挂断;而腾讯推出的视觉AI在新零售上的应用也是受到欢迎,从用户年龄到新老客户识别、用户标签、到访记录最后形成faceID。除此之外,在医疗上的应用也成为新热点。

据虹软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全驾驶预警系统集人脸识别、疲劳驾驶提醒、分心提醒、抽烟提醒、打电话提醒、手势识别等功能于一体。在具体应用方面,可通过视觉AI技术识别确认驾驶者身份,并利用分析驾驶者当前表情状态与行为,判断驾驶员是否存在疲劳驾驶、危险驾驶等行为,并且及时予以提醒,有效提高行车安全,降低交通事故。

除了上述的应用外,在视觉AI落地旅游上的应用也已启动,主要是解决国家著名景区人流拥挤、长时间排队的问题,每个游客只需要三秒中即可通过,目前已经在敦煌景区得到应用。而在智慧楼宇方面,主要是智能门禁设备,其中人脸识别门禁采用的是离线人脸识别SDK。相对于传回云端再进行认别的技术来说,不需要网络条件即可完成,这为视觉AI的商业化提高了迅速落地的条件。

在未来物联网的时代,只需一个表情和手势,就可以控制身边任何的物品,人脸以及人类的各类姿势都是这些物品的“遥控器”。ArcSoft虹软的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可辨别手势识别音乐喷泉,现场记者对着摄像头比V手势,就会哗哗地喷出5道小小的水柱,伸出大拇指,水柱就会停止。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在智博会上表示,从智能生活需求的角度看,所有的人都需要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质量更好,还要支付得起。然而,智能生活的落脚点是生活,不是智能。因此,理解智能生活要以生活场景为中心,以生活场景为基础。

进入门槛  商业落地提速

去年被称为“人脸识别”应用元年,现如今全球已有多家互联网巨头从事人脸识别技术研究,包括谷歌、苹果以及国内的阿里、腾讯以及科大讯飞等,这些企业纷纷看好万亿市场机会。不过虽然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应用领域方面,对于众多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来说,仍面临多重应用困境。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整个视觉AI技术壁垒很高,由此带来的高昂研发成本,使得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进入门槛极高。由于技术门槛的鸿沟难以逾越,只有少数巨头公司或厂商能够真正将人脸识别技术运用到产品和服务中。

以从事视觉AI的某小企业为例,仅基础技术的使用成本就要几十万,而商业化所带来的收益仍然无法覆盖其成本。而某企业的离线端SDK平均每年每平台售价约上百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笔难以承担的初始费用,使用门槛非常之高。

除此之外,商业化落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较成熟的视觉AI的应用集中在“人脸识别”,主要以政府采购类项目为主,准入资质较高,更多场景的应用必须降低更多从业者的进入门槛。

目前市场上可供中小企业免费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不多。据悉,虹软已推出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基于这个平台向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提供免费离线SDK,他们可以“零成本、无门槛“的使用人脸识别、活体检测、人证比对、人脸属性分析、人脸追踪等视觉AI技术。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降低进入门槛,商业化落地将会提速。

记者了解到,虹软提供免费人工智能平台后,用户迅速增加这个平台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是一种赋能,也就是采用互联网免费共享的思维,做视觉AI的全产业链。这样才能真正使视觉AI的应用实现快速的商业化,否则技术门槛将成为阻碍行业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

目前,已有众多中小企业使用免费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开发包括“人脸识别厕纸机”、“人脸识别存包柜”、智能工地、智慧旅游等多款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因人工智能技术,人类高频使用的物品变得更智慧,尤其开放的人工智能平台可有效地解决许多企业在实际应用场景面临的难题。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免费“活体检测”解决安全难题 或成AI普及突破点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人脸识别的商业化应用越来越多,然而在安全概念上却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人脸识别的下一个科技爆发点将是广泛的利用生物识别,但如何低成本的遏制恶意利用仿真头套、全息投影等方式破解人脸识别,是亟待解决的安全难题。

据了解,人脸识别应用中的活体检测技术用来判断系统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是否来源于真实的人脸,以防止照片、视频等伪造的人脸图像被输入到系统造成误判。这光靠单一人脸识别技术的人脸特征点对齐或者二维模式识别远远不够。因此,活体检测在无人值守场景下的人脸识别商业应用中显得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在智博会现场虹软带来的最新免费离线“活体检测”技术为用户体验性更好的静默式活体检测,并且无需成本较高且大量硬件产品不自带的双摄或者红外镜头,只需单目RGB摄像头摄像头即可完成硬件搭设。检测过程中,该技术会利用一系列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多种逻辑判断,从而获得活体检测所需要的识别信息,多维度的识别依据保证了识别的准确性。

不可忽视的是,在实际使用中不需要用户做任何动作,只要自然正对摄像头秒钟,就可以完成整个检测过程。因此,该技术可用于于人脸门禁、人脸考勤机、自助柜机、无人零售、景区人脸验票等无人值守场景。据介绍,虹软的“活体检测”为离线SDK,即便是无网环境,用户也可在本地设备中使用。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活体检测”技术的全面免费开放,无疑是将无人值守场景下的人脸识别商业应用密钥赋能给广大中小企业。让“活体检测”成为了人脸识别的标配,不再成为行业门槛,使得中小企业只需专注在落地应用层面的研发即可。

一直以来,虹软都在推进视觉AI落地。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0亿的智能设备都应用了虹软技术,包括三星、小米、华为、OPPO、vivo等80%以上主流安卓手机。现如今,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和离线、免费的运营策略,正是虹软赋能行业、推进技术落地的AI生态布局制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