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赋能科技创新 昌发展基金“航母”远航
3月30日,“同发展、共未来,昌发展2018品牌战略暨核心媒体交流会”在北京龙域中心召开。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副主任王晨光、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昌发展”)总经理王颖、昌发展各级领导和来宾,以及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电视台、昌平电视台等40余家助力新闻媒体,共近100人共同参与了此次交流会。
交流会上,昌发展投资总监、科技金融部总经理、北京昌科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谢思瑾做了有关昌发展基金业务发展概况的主题发言。截至目前,昌发展已形成母基金平台、直投基金平台、并购基金平台、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等完善的产业资本拼图,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助推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及昌平区的产业升级。
“我们将按照母基金“一二三四”的发展目标,夯实基金对于昌平引领科技创新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壮大基金规模。”谢思瑾表示。
多基金平台完善产业资本拼图
2017年11月5日,在“2017中国私募基金峰会”上,昌发展母基金凭借基金优异的业绩表现、专业的运作管理、发展迅猛的管理规模以及优秀投后服务,获得2017中国私募基金排行榜“金汇奖”。
昌发展已构筑形成包括母基金在内的多重基金平台体系,2016年底,北京市产融合创基金、昌平中小微企业双创发展基金、昌平中小企业成长投资基金这三只母基金相继设立,首期规模25亿元,汇集中央、北京、昌平三级财政资金。设立之初,计划投资50支优秀子基金,参股基金规模200亿元。到目前为止,昌发展自主管理的两只母基金在大健康、智能智造、TMT、文化等领域投资了一批一线基金,合作基金超过20支,总规模116亿元,直接、间接投资项目近200个,投资企业估值逾1300亿元。
母基金自设立以来,先后出资创投机构管理公司包括:真格基金、君联资本、梅花创投、华盖资本、英诺天使基金、明势资本、松禾资本、将门创投、丹华资本、险峰基金等。
除母基金之外,昌发展还在重点围绕医药健康产业筹划直投基金平台、并购基金平台;同时,集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担保机构、小贷公司、股权投资机构等金融服务机构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初见雏形。
产业资本的兴起进一步助推创新型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据统计,截至2018年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12.17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1.76万亿元,双双刷新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处于基金业及科技创新风口的昌发展基金正加速远航。
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北京市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促进存量升级,积极引进增量,多点发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昌平区作为北京市的科技前沿阵地,显然走在了前列。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发布了《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的意见》,明确提出围绕传统能源技术改造和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发展能源环保产业;聚焦智能制造研发环节和核心产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关注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创新,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形成创新引领型发展格局,努力把昌平区建成引领首都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昌发展基金的投资方向及策略与昌平区的产业着力点高度契合,已成为其产业升级的“助推器”。第一,设立了一系列生态要素基金。建立了高端领军人才基金,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双创社区建设基金,推动双创生态软硬件环境塑造;第二,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布局人工智能,AR和VR,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精准医疗,智能医疗,文化创意,消费升级等新兴产业。
昌发展基金会联合一些领军企业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聚焦一些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和高端环节,促进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和整合。其多体系的基金平台形成了体系化与闭环,并多维并举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其股权投资基金主要聚焦一些潜力企业的成长,加快像医药健康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更多优秀的小巨人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并购投资基金会联合一些上市公司共同发起,推动园区企业进行国内外的重组并购,做大做强;而其海外基金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跨国经营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引进海外人才和技术的优势资源。
通过母基金体系的发展规划,实现母基金“一二三四”的发展目标,即:“1”,一个撬动百亿资本规模的母基金体系;“2”,推动园区存量优势产业以及增量新兴产业两翼齐飞;“3”,实现母基金、子基金投资,直接投资三级联动;“4”,实现企业创新,产业升级,园区发展,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四项带动。
“未来三年发展策略之一,就是做强科技金融的投资。我们希望运营资产面积100万平米,参股基金规模200亿,服务的战略伙伴企业1000家。”昌发展总经理王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