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O华兴控股葛小松:执行力就是0前面的1
上周末在家又重温了一遍《首席执行官》,这是一部以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为原型的电影,讲述了主角凌敏是如何把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全球年营业额超过600亿美元的跨国集团的故事。
剧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美国分公司的经理向凌敏提出了一个建议,说是冷柜在美国的销量很好,但有个问题,就是冷柜太深,用户想要拿最底层的东西时必须深深弯腰才够得着。这个意见传达给凌敏之后,底下的技术部门马上着手解决,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做出了一个新型样机。这让分公司的经理非常惊奇,他没想到他的一个想法这么快就能具现化在他的眼前。
这是什么?这就是执行力。
美国ABB的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前几年总裁班流行的时候,总裁班的宣传里最常出现的是领导力,上课的时候老师最爱说的是执行力。随着央视曝光总裁班乱象,办总裁班的少了,说这些词的也少了。但是没人说不代表它不存在,尤其是执行力,关系到一个企业制定的战略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很多公司表面上看一切没有问题,但就是没效率,其实就是缺少了执行力。
缺乏执行力,问题可能不仅仅在员工上
网上对执行力一词的解释是:有效利用资源,以高质量完成目标的能力。从字面上看,涉及执行力的主要对象是一件任务的终端。比如我跟老婆说,想给家里做一次大扫除,老婆就找了小时工负责打扫卫生,那么这个小时工就是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她的执行力决定了我的家是否能被打扫干净。
可如果换一种形式,我不仅要收拾屋子,还要清除厨房的蟑螂,修理坏了的电脑,而且我对屋子干净的标准要求非常高,要让整个房间所有死角都一尘不染,这恐怕就不是一个小时工可以完成的了。我老婆要是为了省钱,没有雇佣小时工以外的专业人员,那么这个小时工到我家后听了这些要求一定会疯掉,就算她硬着头皮干,十有八九也是哪个都没干好。
这个例子说明,分配给执行人员的任务同样也影响着他的执行力。不要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手下的人完成,虽然我们说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让人因为挑战充满激情,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会让人放弃。
此外,后勤保障也影响了团队的执行力。中国古代战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后勤,战斗力再高的部队也打不了胜仗。放到我们企业管理上,就是审批制度和财务制度要有效率。搞个活动,不能什么都准备好了,结果钱迟迟不到位。审批也是执行力的一部分,因为执行力不仅仅是从上到下,有时也会反过来。如果底下的需求传达给上层迟迟得不到回复,说明上层的执行力也有问题。
奖惩机制也决定了团队在执行具体任务时是否有动力。在《康熙王朝》里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就是周培公。当时吴三桂造反,北方蒙古趁乱攻向北京,周培公召集了一批皇室家臣组成军队抵抗。按道理来说,这种临时部队的战斗力不会高,但周培公下了命令,每打下一个地方可以劫掠当地,这就给了底下士兵很大的动力。周培公这种做法也不是他独创,在中国历史上类似的故事有很多,既然想要虎狼之师,就不能给他们吃素。
有奖励了,还要有惩罚。作为管理者,想要让团队有执行力必须让员工明白把事情做好了有奖励,事情没办好有惩罚。不要让底下的人好处不知道,坏处也不知道,觉得就算没完成任务顶多是挨顿说,这样的团队何来执行力?
从上到下提高执行力
从上到下解决执行力的问题,首先要有一个明确而合理的目标。比如我需要这个月的业绩达到多少,或者这周内招到多少名新员工,这些一定要量化,而不是用模棱两可的表述。目标一旦决定就不能朝令夕改,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除非是真的有突发事件,否则不能随意改变目标。因为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决断,如果随意修改就证明了管理者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不仅会给团队执行造成困扰,也会降低领导者的威信。
当确定目标后,中高层领导要尽量给下属发挥的空间,也就是淡化管理。不过淡化管理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对下属给予必要的帮助。能做到中高层位置,肯定都是专业上有过人之处的,经验不要藏着掖着,你为公司工作,你的经验其实也属于公司的一部分,传授给别人才能提高执行力,从而为公司带来利益。另外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分享经验的时候尽量分享干货,而不是热情。热情不能没有,但热情需要自己去培养,是通过自己对工作的了解而慢慢产生的,你把经验传授给员工,员工肯定想要去试验一下新掌握的能力,那么这个热情自然就有了。
还有就是前面提到的奖惩问题。激励一定要兑现,即使中途换管理者也一样。因为激励政策不属于某个人,而是公司,这直接关系到公司管理上的信用。同时,好的榜样和坏的榜样都要需要让别人知道,因为无论是好榜样还是坏榜样,他们的力量都是无穷的,关键看你怎么用。
执行力是方法,也是心态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段著名的台词,“这里的高墙很奇怪,刚开始你讨厌它,慢慢的你适应了它,再后来你就离不开它了。这就是制度化。”台词中的高墙,其实和我们的工作也很相似。因为绝大多数人每天干的事情都差不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有激情,想要把工作做好,但时间长了你的激情也就没了,慢慢变成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说在电影里这叫做被制度化了,那么在现实中可以称为被常规化了。
这样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在工作时内心已经毫无波澜,有新的事物也不会接受,所有东西都是领导给的,甚至包括每天的心情。领导今天说了两句好话就开心,领导没搭理就郁闷。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乞丐。这样的人你很难期待他有什么执行力,他只会做你安排了的工作,还不一定保证能够做好。
一个人没了激情,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明确个人目标。在《肖申克的救赎》里,为什么安迪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被体制化?因为他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离开这个监狱。在现实中我们对工作失去了兴趣,也是由于我们没有一个目标,其实目标不一定很远大,比如我要升职,或者我想攒钱买房,这些目标都可以让人在工作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态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执行力是否是由内而外的。当一个人拥有积极的心态,在遇到危机或意料之外的工作时就会保持镇定,并把这些当成有趣的挑战;如果每天都是例行公事,他肯定觉得厌倦,会积极寻求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事情。
同时,心态积极的人也会用更合理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当很多任务摆在面前时,他会确保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不是干两下这个再做两下那个,这样只会哪个都干不好。
如果说心态和工作方法是提高执行力的软件,那么学习就是提高执行力的硬件。高效率的生活来自于科技的进步,而高效率的工作源于对丰富知识的掌握。比如销售人员,是不是只需要了解自己的产品呢?我觉得这只是基础,掌握丰富的知识可以让你的话语更具权威性,甚至在其它方面也能为客户提供建议,这才是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应该掌握的素质。
最后我想强调,我们每个人工作方法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应该是共通的,那就是对结果的重视,结果也是体现一个人执行力的最重要标准。这和工作的大小难易无关,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执行力的最高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