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迎来黄金时代
来源:财联社 目前,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的量化投资和国外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但伴随着日益成熟的市场,量化投资的稳定性逐渐被认可,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开始密集布局量化产品,我国的量化投资规模与国外渐渐拉小差距。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中,量化投资将迎来黄金时代。
十几年探索,厚积薄发
在国外发达市场,量化方法在公募基金和对冲基金领域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方法。
国内第一只开放式量化基金“基金优选套利”诞生于2004年,当年“基金优选套利”便取得了10%的收益率,在同期下行趋势中表现十分优异。
2005年,第二支量化基金诞生。
从2009年开始,量化基金以每年4至5只的发行速度缓慢前行,直至2015年,全年共发行了25只量化基金。量化基金也随着2014至2015年的牛市,逐渐进入投资者的视野。
2016年是国内量化基金表现最为辉煌的时刻,收益率远远跑赢主动股基,赢得广泛认可。
甚至有投资者认为,这种集结了不同领域的尖端人才,使用了最新的技术和运用最新型理论的投资手段,躺着就能赚钱。
(图片来源:CCTV证券资讯频道金融研究院)
2017年,量化基金上演“冰火两重天”,重仓蓝筹价值的全年顺风顺水,收益稳稳领先,重仓中小盘的业绩则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去年量化基金首尾收益率差距高达95%。
据朝阳永续提供的私募跟踪指数显示,“10亿私募对冲指数”在2017的指数为1495点,比起年初的1462点,全年涨幅仅为32点。而前两年该指数涨幅分别高达353点和104点。
东方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刘志刚对此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为控制风险,量化基金通常更强调分散化持股,而2017年的行情主要表现为少部分个股上涨的结构性行情;第二,国内A股市场长期以来非常有效的市值因素在2017年发生转变,基本面因素开始起到更大作用,在新的形势下,部分量化基金没能及时调整应对。
前景广阔
为了避免受到情感因素的干扰,量化投资转向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发掘能获得稳定、可持续回报的规律。
量化投资方法实际上暗含了一种假设,就是从历史数据中发掘的规律在未来大概率会重复出现,但由于市场是千变万化的,量化技术构建的模型或方法未必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曾于2016年无限风光的量化基金在2017年结构性行情下收益不佳便是明证。
因此,对于量化基金而言,最核心的是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找到并使用合适的量化模型。
近年来,国内量化基金发展迅速,从整个公募基金市场的比例分布看,量化基金目前的占比是4.35%,确实不属于主力品种。但若将视线限定在权益类基金,实际上2017年末各类量化基金总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在权益类基金中占比接近35%。
虽然2017年过的并不愉快,2018年以来量化基金的发行及成立速度依然明显提升。仅2月份,就有15家机构发行或成立了16只量化基金产品。
新发及成立的基金中,以偏成长风格的主动量化基金居多,基本面投资成主流。
这一现象也正与此前业内人士乐观的预期相吻合,即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量化投资基金或将迎来“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