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普惠:将智能技术运用到金融领域,没有边界
金融科技,正在见证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智慧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如同当年的互联网金融在金融领域来势汹汹,人工智能到底能做哪些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迅速发展会给金融业带来什么变革?日前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2017第一财经(香港)智能金融论坛上,业界人士齐聚香江,一同探讨金融科技如何的更好地服务于人。
从颠覆到融合,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为金融业深挖需求与降本增效提供了原动力,在解决传统金融痛点方面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让金融服务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普惠’阶段,‘普’就是更多的人,不同地区的人,各种各样的人,都享受到金融服务。而好的服务就是‘惠’,更方便,更低成本,更公平的服务。”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以下简称“平安普惠”)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倪荣庆说道。
科技与金融的无缝隙融合
在各行各业倡导“科技+“的时代,平安普惠立足自身,突破传统金融平台局限,创新性运用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普惠化”的借款服务。倪荣庆介绍说,与传统金融平台相比,用户通过平安普惠APP,完成身份资料的传输,就可以进行小额借款的申请。对于平安普惠来说,APP的后端衔接的是”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微表情“等各种智能风控技术。目前,这些智能风控技术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检测验证,不仅能完成身份核实,还能判别用户是否存在欺诈嫌疑,区别于传统借款平台繁琐的申请流程和冗杂的材料提交,这样的方式对用户来说,是时间成本的缩减,对于平安普惠,意味着服务效率得到了快速提升。
金融+科技,不是简单的1+1,而是突破和创新,让金融服务的能够更好的突破物理边界带来的局限。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者,平安普惠也正在积极探索,用各类金融科技促使普惠金融服务落地,让那些原本处于金融服务边缘的小微企业主与个人客户,有机会触及金融服务的核心,满足他们“毛细血管级”的需求,享受到普惠金融带来的快捷和便利。
凭借科技和风控两大引擎,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更好的获得借款服务。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刚刚进入城市的“新城市人群们”很难拥有传统金融机构所需的完整征信记录,对于他们来说,像平安普惠这样可以使用用户自身行为数据进行信用评估的服务平台出现,让他们享受便捷普惠金融服务的期望成为可能。
倪荣庆表示,平安普惠所提供的服务,除了让客户感到“更被信任“和”更被尊重“外,他更希望能够让客户拥有快速、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体验,这不但能够提升借款的转化率,也会传导到市场上,影响公众对于借款服务机构的选择,实现平安普惠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
用科技拓展全新的金融服务边界
利用智能技术,平安普惠的客户在申请借款时,所需提交的资料基本实现了“电子化”,传统金融所需的各类纸质资料,已经更换为经客户授权的自身行为数据。如何判定这些行为数据可以佐证客户的信用度,是平安普惠引以为傲的的智能风控技术之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技术,我们的互联网产品实现了‘秒批’。互联网产品的额度比较小,审批需要客户的资料也相对简单些,审批过程已经实现全线上、非人工作业,让快速审批得以实现。你很难想像一个几千元的小额借款,由人工逐一审核,这个从服务机构自身成本上就不成立。”倪荣庆解释说到。
目前,在确保精准与安全的前提下,平安普惠正按照自己所倡导的普惠金融模式,稳步前行。现已推出互联网、无抵押和有抵押三大产品线,以满足小微企业主和个人客户个性化的借款需求。根据平安集团2017年中报数据,平安普惠已经累积服务554万客户,借款余额超过了2250亿元,成为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实践者。
关于未来,科技将如何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倪荣庆表示:“平安普惠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助力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的初衷永远不会变。我们将不断探索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可能,让借款服务更好地和运用场景相结合,更准确的进行定价和定额,满足广大小微型企业主和个人客户对优质借贷服务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