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出发,征服四海!从长安西市到湖南草市的传奇故事
1192年前,长沙铜官窑烧制了两只再普通不过的碗。
一只绘有阿拉伯文及草叶纹,外壁刻有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七月六日。另一只碗的碗心处则写着——“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
在接下来漫长的千年时光里,这两只碗既没有破碎、也没有被掩埋,而是与其他几万件瓷器一起,登上了一艘开往异国的大船,穿越茫茫大洋时,却又“不幸”沉在了海底。
◆ 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图。图片来自《国家地理》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1998年,这艘被后人命名为“黑石号”的沉船被打捞上岸。千年后,两只碗再见天日。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在演讲中提到,“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
◆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1:1复制的“黑石号”
对!正是这只写有“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名)樊家记”字样的瓷碗,清晰地记载了这段海上丝路的历史,也直接证明了石渚草市的存在。这只碗连同其他一起出水的近6000件瓷器,向世人展示了当年海上丝路惊人的国际贸易能力。而这个石渚,就在湖南长沙窑遗址旁的湘江港湾,现在这里还叫石渚,千年未曾更名改姓。
草市,古代指地处偏远、设施简陋、商品便宜、没有官方背景、民间自发形成的市场。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如此草根化的市场,竟与曾经规模繁华、万商云集的唐长安城“金市”——大唐西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
安史之乱后,许多人被迫从长安一路逃难至湖南,其中不乏许多历史名人。例如“诗圣”杜甫,就曾与著名的宫廷乐师李龟年在他乡偶遇,故感慨万千地写下了千古绝句——《江南逢李龟年》。
当时的大唐西市是全球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其万商云集的市场规模和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撑着整个丝绸之路的贸易体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为逃避战乱,西市数以万计的商人们不远万里,辗转多处,最终来到了湖南,来到了石渚草市,寻找到新的商机。
◆ 《唐长安西市图》妹尾达彦(日)
这些见过大世面的商人来到草市后,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逐步提高了这里的国际化水平,草市慢慢也就不再“草”了。渐渐地,一条“海上丝路”由此形成:长沙窑提供产品,石渚草市完成交易,草市码头包装运上商船,商船走湘江、过洞庭、下长江,经扬州、宁波、广州等国际港口转运到海船上再漂洋过海,远销世界。
有人甚至说,如果把大唐西市定为“丝绸之路陆上起点”的话,那么石渚草市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民间贸易起点”,他们之间的联系竟如此紧密。
千年缘,未了梦。
1400年后,大唐西市与湖南再次走到一起。为创新丝路商贸合作机制与平台,共建美丽开放的新世界,10月16日至17日,2018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张家界)峰会将在湖南张家界盛大举办。
届时,来自80余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领导、各国商协会主席、跨国企业代表,以及国际商贸、金融、品牌、文博、旅游、医学专家等400余位嘉宾,将围绕新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和推动人文交流、发展国际旅游、构建美丽新世界等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同1400年前西市的商人们来到草市时一样,如今在湖南张家界举办的这场峰会,成为推动落实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承载着复兴丝路荣光的伟大梦想。拂过“无数铃声遥过碛”的朴朴历史风尘,承载了无数先辈梦想的丝路起点大唐西市,今人之梦依旧璀然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