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猫社长:没有持续竞争力的新零售品牌活不过五年
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也是新零售百花齐放的一年。风口迟迟没有散去,便利店虽然被普遍认为是所有新零售中发展最好的业态,反观而言,资本市场本就是一场博弈,有名利双收笑到最后的人生赢家,但也不乏溃败的退场者。
互联网时代,由于新零售环境的特殊化,商业模式也会随之变动。每一个新的销售运营的理念或者概念的出现,都会掀起一番浪潮。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品牌商们进行自身的调整和升级,以适应新的形势寻求企业生机。
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出几点“技能”,希望能给疲软的新零售参与者们一些启示:
效率:在用户的脑中争夺认知高地
新零售是世界数字化进程的一个缩影,有两个趋势永远不变:效率会越来越高,分工会越来越细。演化才刚刚开始,但核心是一场效率革命,在这场效率战争中,与市场份额息息相关的就是效率,就是在用户的脑子中争夺认知高地。
自2016年10月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大佬们便开始了市场先机的抢夺战。腾讯入股永辉超市、阿里助推盒马鲜生、苏宁“智慧零售”及京东的“无界零售”的线下布局……。多家品牌的入场,大大推动了线上线下融合,但新零售的演化还远未到终局,因为他们明白,时间就是市场,抢占用户的认知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占有率。
场景:重构“人、货、场”三大维度下新零售格局
数据化时代,互联网已是不可回避的基础设施。从场景角度,“人、货、场”三大维度折射出的就是流量、体验、竞争力的综合实力。近两年,电商大热后的残余问题无疑是线上流量红利见顶的焦虑。此外,数据显示:线上的零售销量仅占整体社会零售总额的15%,线下仍然是零售业的主战场,线下零售的流量价值被重估。这也是大家纷纷开始往线下转移最根本的原因。
在正面战场上,线上巨头以领跑者的姿态在百货、超市、生鲜便利店的布局从轻到重,形成了各自的版图;传统的零售大卖场和超市,则在试图通过转型跟上节奏;而线上线下的共同点都围绕在消费主体的体验上,随着消费的快速升级,90后已成为主力消费大军。营造优质的用户体验及培养消费习惯将是未来重要课题。
赋能:在原有生产物料上诞生的新打法
新零售的“新”在于:传统的零售业更看重人找货的逻辑,从产品要利润;但是现在需要从用户为中心,全渠道出发,重新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物流以及营销运营的思路,向供应链要利润和效率。这意味着必须在原生产物料上做文章,团队的思维和能力都需要有所转型、提升。
新兴的零售进阶者如懒猫社长则从更多细分和垂直场景入手,试图寻找触达用户的最优路径,切入更高频离用户更近的消费场景。以“互联网+便利店+一个24小时智能店+9个配套爆款店”的119模式新模式为切入点,依托新便民服务平台、全渠道布局、全产业化经营,这种新型的运作手法很好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增加了消费主体的粘合度。在各品牌便利店角逐中,懒猫社长快一步夺得市场先机。截至2018年初,已在全国建立了7家运营中心、上千家门店、服务居民超过百万、在业界赢得了了良好的口碑与实力鉴证。
综上所述,我们试图通过关键词的形式,起底一片繁荣背后的焦虑与反思,也希望从中预测新一年的新零售机会和可能性。我们仍然相信,在新零售的赛道越来越清晰的情况下,巨大的价值还在释放和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