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纸尿裤CEO邱剑华:让爱无形是匠心智造的最高境界
“我认为最好的纸尿裤就是让妈妈宝宝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作为泰迪熊纸尿裤领头羊的邱剑华,在接受CCTV发现之旅《匠心智造》栏目的专访时,谈到 一款好的纸尿裤的概念的时候,提出了这么一个出人意料的概念。
邱剑华在接受《匠心智造》栏目专访时分享了他自己和泰迪熊的成长历程,解读了一个匠心企业塑造的过程。9年前邱剑华放弃当时的高薪职位,自降一半薪资以一个新人的角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纸尿裤行业。9年积累,在充斥着众多纸尿裤品牌的国内市场,邱剑华连同3位合伙人一起,将泰迪熊纸尿裤建设成一个以薄、透、柔获得众多妈妈拥趸的品牌。
正因为匠心品质融入到泰迪熊纸尿裤的每一个层面,妈妈们不用宝宝试穿,只要摸到泰迪熊纸尿裤就能感受到它的与众不同,甚至产生了“一触难忘”的效果。就像来自中国最大的母婴垂直平台宝宝树的达人,拥有三十多万粉丝的雅妮妈妈所表示的:“我第一次拿到泰迪熊纸尿裤,就有种一见钟情的感觉,摸上去那么的细腻温柔。像极了我对孩子的爱,用‘柔’做到无限的呵护。”

邱剑华接受CCTV发现之旅《匠心智造》栏目的专访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邱剑华认为最好的纸尿裤就是让妈妈宝宝意识不到它的存在。邱剑华说:“‘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就希望我们生产的纸尿裤有如妈妈的陪伴,温柔包容,将母爱融于无形。就像空气和水,你永远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其实是生存必须的。对于纸尿裤这款陪伴婴幼儿的产品,我们希望宝宝只体验到它的舒适,妈妈们只享受到它的便利,而不是便利之后带来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麻烦。”
泰迪熊纸尿裤区隔于其他产品的薄、透、柔绝非偶然,而是以匠人、匠心、匠品的思路长期深耕纸尿裤市场的必然。8年前,邱剑华和另外3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创立的泰迪熊纸尿裤,8年以来,泰迪熊纸尿裤已经秉承着为中国宝宝生产安全舒适、清透薄柔的纸尿裤产品。“我们认为好的产品能够真正的捕捉到消费者需要的东西,好的产品自己就是一种宣传,就会形成一种口碑。”创立8年来,泰迪熊纸尿裤稳扎稳打、磨砺匠心,一直深耕纸尿裤市场。除了严苛的原料体系,超强的研发技能,匠心的生产工艺,每一片泰迪熊纸尿裤的背后都凝结着泰迪熊人的匠心精神。

邱剑华在《匠心智造》开机仪式上致辞
8年来,泰迪熊纸尿裤从来没有放松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泰迪型纸尿裤的全球精品供应链包含了日本住友、德国巴斯夫、德国汉高、韩国晓星、美国3M的一系列世界知名优质品牌。尽管如此,泰迪熊纸尿裤对于每一个原材料供应商都要开展背景资质调查,再知名的企业也会有验厂环节,工作人员会到原料生产基地考察,查看生产环境、制程能力、品控管理、库存管理等。此外,泰迪熊生产团队还要对原材料性能进行测试,依据材料种类不同,原材料都要上机打样测试,小批量试产、中批量试产到大批量生产,需要经过至少十几道性能检测。
尽管有着严苛的原材料甄选措施并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泰迪熊实验室每天都在不间断地对原材料及产品进行着30多项检测,包括吸收速度、饱和吸收量、反渗量、持粘力、剥离力、PH值和老化等检测,借此来保障每一片纸尿裤的安全、舒适。因为有了泰迪熊纸尿裤实验室众多实验的层层把关,泰迪熊纸尿裤的产品质量一直非常稳定,成立8年来带给千万妈妈安心之选,带给众多宝宝舒适的体验。
一直以来泰迪熊纸尿裤在生产方面的投入是毫无悬念的,从30万级无尘车间到超80道的安全检查,再到所有产品全部经过国际SGS机构验证,每个细节均将“匠人、匠心、匠品”践行到底。正因为一直以来的努力,在2018年年初南方都市报旗下南都鉴定栏目联合国家纸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起的一场针对国内外19款主流纸尿裤的闭门测评中,泰迪熊纸尿裤取得了非常漂亮的成绩。也正因如此,泰迪熊纸尿裤才赢得了《匠心智造》栏目组的青睐,为泰迪熊纸尿裤打造了纪录企业发展历程的纪录片。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栏目组对于泰迪熊纸尿裤研发、生产、原料、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进行了拍摄,并且对于不同部门的“匠人”员工进行了纪录和塑造。该片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9套以及央视发现之旅频道播出,相信跟随着《匠心智造》栏目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泰迪熊人在追求匠人、匠心、匠品道路上的真实呈现。
尽管得到了消费者、市场及主流媒体的认可,泰迪熊纸尿裤依旧没有松懈寻求进步的空间。2018年初,泰迪熊纸尿裤连手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立了就业与实习基地,并连同华南理工大学对“高分子科技和无纺布材料运用“两个方面的开发运用和升级换代开展实验研发的合作。正像邱剑华在接受《匠心智造》栏目时所表示的:“目前,中国市场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产品需要升级、材料需要有差异性,我认为这是我们在国内市场发展的很大的机会。在‘匠心制造’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智造‘,不断推出将人群需求和科技含量有机结合的新产品,相信通过差异化竞争的路线,泰迪熊纸尿裤能把握更多的市场机会。”
“创业几年来,有过气馁的时候,有过困难的时候,但是从来没有过放弃的时候。” 在接受《匠心智造》栏目组的采访的时候表示。“我觉得我特别希望说我们每一个员工都像一个高分子颗粒,看起来很小,但是吸水膨胀后,已经一满杯了以后它还在吸收。我希望更多地实现自己,更多的突破自己的极限。每个人都做一枚小小的高分子,不断地突破自己,企业就一定是良性运转并取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