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李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引领经济全面开放新格局
立足于中国再开放的关键节点,探讨如何协助香港特区发挥内地与国际对接的桥头堡作用, 6月8日财新传媒在香港举办了“财新峰会香港场”。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总裁李彤女士应邀出席并在 “粤港澳大湾区:寻求整合效应”圆桌讨论中发表了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引领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演讲。论坛现场座无虚席,听众席上不时对专家们精辟的观点和睿智的风采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大湾区时代”正式到来时,粤港澳大湾区推动三地携手,在自由贸易、金融服务、高端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号角。怎样才能充分发挥香港独特优势以及叠加内地制造业优势和科创需求,也成为香港各界人士热议不断的话题。无论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参与两会的粤港澳代表委员,都谈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及对接下来热火朝天建设的极大期盼。
中银国际首席执行官李彤女士在演讲中表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一周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也有望于近期出台实施。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进入快车道。如何正确认识大湾区目前的形势和未来前景,推动粤港澳协调发展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李彤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背靠中国内地,面向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粤港澳大湾区不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区内蕴含丰富的港口资源,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此外,粤港澳三地产业发展存在梯度互补的优势,存在互补、多元发展。综合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对标国际一流湾区的底气和实力。
但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其他湾区不同的独特安排,既带来了亟须创新突破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潜力与多样化的可能性。李彤认为,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过去三地发展相对分割和独立,尚未形成发展的聚合力。
对此,李彤表示,面对“世界级”的发展目标,湾区是培育科技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整合优势资源,在空间上探索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在功能上实现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打造金融、科技、制造业、服务业相互融合的创新平台,为优化产业布局和引领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选择,为培育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核心竞争力落实协调发展。
在金融机构怎样发挥资本融通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走出去、走进来的讨论中,李彤亦发表了她的观点,她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国家战略之一,虽然海外市场存量近期减少了一些,但未来还是要大发展。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是三地频密互动以降低汇兑风险,这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是一个好时机。
“立足与香港这个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中银国际在人民币产品方面亦取得了一些长足的发展。这些年不仅在香港资本市场进行了业务创新,在香港主板发行以人民币计价股票。以及欧洲资本市场首家开展了以人民币作为交易保证金质押品的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未来这类模式可以探索在大湾区推广。”李彤女士进一步强调道。
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李彤建议,在区域内可以将金融开放和合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率先突破口。
“纵观世界三大湾区,我们发现,金融资源是湾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内同样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其中香港是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全球排行第三大的金融中心,深圳和广州分别名列第18位和第28位。因此,推动区域内金融资源的合作开放不仅将为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科技创新提供必备的资金支持,而且可以作为中国内地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示范窗口。”李彤强调道。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进入行动阶段。李彤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可以成为推动丝路建设的关键力量。要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还需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点项目为契机探索合作机制,亦可适当探索大湾区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
据悉,中银国际是本次“财新峰会香港场”的特邀合作伙伴。峰会以“开放新格局 共享新机遇”为主题,是财新传媒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会议,同时亦是中国经济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年度盛会之一。每年邀请百余位全球政、商、学界精英发表演讲,交流思想,千余位参会嘉宾,上百家国内外主流媒体参与报道,在境内外财经界引起广泛关注。
中银国际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投资银行,已成为海外综合实力领先的中资投行,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包括企业融资、收购兼并、财务顾问、证券销售、固定收益、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直接投资、股票衍生产品、杠杆及结构融资、大宗商品等在内的全方位投资银行服务,长期在香港新股发行、股票交易、债券发行、强积金等市场和中国内地资本市场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