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提速机械盘 二代锐龙2700/2600独家技术测试
AMD的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可以说令人眼前一亮,而也确实证明了一件事情——AMD终于赶上了Intel的步伐。
但若说超过,甚至是值得入手,相信很多玩家对此还是处于观望中,毕竟Intel在玩家的心中已经算是根深蒂固,若要为体验这个性能仅仅是持平的处理器投资2000-3000快钱,对于新玩家来说还是有些不舍,对于老玩家来说,因为本身已经有了平台,则是没必要凭白投资。
所以说,换与不换,还是在于是否心动,那么,何不趁着第二代锐龙的热度尚未消散再为DIY市场添一把火呢?于是,本期的评测主角,AMD锐龙R7 2700和R5 2600就这样诞生了。
与Intel不同,玩家更多会选择i7-8700K以及i5-8600K,不选择i7-8700以及i5-8600的原因则是这两款处理器锁倍频,使得玩家无法随心所欲的超频,而R7 2700以及R5 2600却没有这个问题,既然同样不锁倍频,那么,价格更低的这两款处理器不是更有优势么?
R7 2700的主频为3.2GHz,最高可达4.1GHz,其它参数与R7 2700X完全一样(价格相差200)。而R5 2600则是主频3.4GHz,最高可达3.9GHz,甚至TDP降到了65W(R5 2600X是95W),其它参数与R5 2600X一样(价格相差200)。
仅仅是主频的差异,甚至R5 2600对比R5 2600X来说TDP还有所下降,又便宜了200快钱,和Intel相比,优势也就变得更大了。
当然,这两款处理器所对应的竞品自然是i7-8700以及i5-8600,通过与竞品的参数对比,拥有6核12线程且支持超频的R5 2600显然是碾压仅有6核6线程不支持超频的I5-8600,那么,究竟超过多少,真的值得入手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正题,用测试数据来说话吧!
测试平台与测试硬件:
本次测试平台如上。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使用的系统由教育版变成了专业版。
测试项目分为9个,测试游戏则是2个AMD御用测试游戏,其中《起点灰烬:扩张》测试的是DX12模式下的CPU测试,《文明6》则是测试的AI性能计算。
测试使用的内存是芝奇专门为AMD优化的F4-3400C16D-16GSWX,为2条8GB组件双通道,该内存可以达到3400频率16-16-16-36时序。
测试硬盘为三星的970 PRO 512GB以及西数的2TB蓝盘。其中系统默认装在机械硬盘中,然后使用970 PRO组件StoreMI模式,值得一提的是,Intel平台则单独使用的970 PRO 512GB固态硬盘。
最后,整体测试平台。
微星X470主板介绍(一):
本次测试使用的主板是来自微星的X470 GAMING PRO CARBON AC,不过值得一提的是,AC版不在国内销售,且AC与非AC版的区别仅仅是多了一个无线网卡而已,同时在评测时我们是将无线网卡功能关闭的,因此大家可以当作是X470 GAMING PRO CARBON主板。
主板采用了13相数字供电设计。能够让针脚更快的将无失真电流精确传导至CPU,为CPU创造良好的超频环境。
4根DDR4内存插槽,最高可支持DDR4-3466(A-XMP OC)频率。微星为每一条内存插槽都配备了一圈“钢铁装甲”,并且这层“装甲”使用了接地设计,能够保护内存和内存插槽免受物理和过载电流的损坏,同时又具备了屏蔽电磁干扰(EMI)的功能,给内存提供一个纯净环境,以获得流畅的游戏体验。
主板共配有3根PCI-E X16显卡插槽,以及2个PCI-E X1插槽和2个M.2插槽。在前两根PCI-E显卡插槽上,微星也很贴心的设计了“防护装甲”,除了屏蔽电磁干扰的功能外,还可为显卡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作用,能够防止由于使用过重的显卡对插槽造成损坏。
微星X470主板介绍(二):
主板共有8个SATA 3接口。充足的SATA接口可以给予主板更好的扩展存储能力,让玩家不必担心由于主板SATA接口不够从而被限制存储设备的扩充。
CPU辅助供电为双8Pin,能够给主板提供更加充足的电力供应,配合13相的数字供电设计,让CPU超频变得更加轻松,更加稳定。
采用碳纤维材质的I/O上盖,能够在保证散热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电磁干扰。
铝与碳纤维结合的芯片组散热部分。在下边的就是X470芯片组了,相比300系列芯片组,X470除了对供电进行优化之外,增加了对StoreMI的支持,也使得玩家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使用到堪比固态硬盘速度的机械硬盘。
微星X470主板介绍(三):
I/O接口,从左到右依次是为老键鼠提供的PS/2接口、2个游戏专属的USB 2.0接口、DP及HDMI接口、CMOS清除按钮、4个USB 3.0接口、Intel千兆游戏网卡接口以及Turbo USB 3.1 Gen2接口、音频接口。
被独立划分的板载声卡区域,微星采用的是搭载了只有在高端声卡才会出现的NIPPON CHEMI-CON电解电容,解码部分使用的是Realtek ALC1220音频解码芯片,微星为了让音质传输更加清纯,特别设计了不同的PCB来分别传输左、右声道的设计,防止2边声道互相干扰,再搭配专业的娜美音效3音频程序,让玩家可以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微星的M.2接口上配有一个非常酷炫的“散热装甲”,这层散热装甲不仅能够对M.2固态硬盘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以有效的对Nvme固态硬盘在运行时所发出的热量进行有效的散发,使固态硬盘的运行更加平稳。
散热装甲内部还有一层导热贴,避免了固态硬盘的芯片与“散热装甲”进行直接接触,但同时又能够有效的将芯片散发的热量迅速的传递到“散热装甲”上。
本次测试使用的固态硬盘是微星的合作伙伴,也是目前固态硬盘的一线大厂——三星,使用的是三星的一款970PRO 512GB Nvme M.2固态硬盘。
即使在固定好“防护装甲后”,依然可以通过“装甲”上的螺丝孔看到里边的固态硬盘身影。
AMD的黑科技,StoreMI技术解析:
说到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就不得不提到StoreMI技术,这是一个随着第二代处理器诞生的技术,是依托于400系列芯片组的东西。
当然,300系列芯片组也是可以支持的,但是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那么,这个技术有什么好?
StoreMI技术从根本目的上是与Intel的傲腾技术一样,都是为了给机械硬盘加速,因此,主要的对象还是机械硬盘,不过,相比Intel的傲腾技术,AMD的StoreMI要更加高级,更加方便——也更加省钱。
Intel的傲腾技术是指由一快傲腾内存(其实就是个小容量固态硬盘)来作为缓存,记录用户平时常用的指令集及算法,将其放在这个内存中,当用户使用时,可以通过这块傲腾内存来加快计算速度,从而达到给机械硬盘加速的目的。
而StoreMI则不同,他是将固态硬盘划分出一部分空间融入到机械硬盘中去,智能的锐龙处理器会记录玩家经常用的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放到已经融入到机械硬盘的固态硬盘内,从而达到真正的使用固态硬盘的目的。
更直白的讲,A盘是机械硬盘,B盘是固态硬盘,若使用StoreMI技术,B盘容量会变小,A盘容量会变大(其实就是把固态硬盘融合了一部分进入到机械硬盘中)。这时你再往A盘放东西,其实是放到一个混合盘里,当你经常使用某个程序时,StoreMI技术会把这个程序挪动到A盘的固态硬盘部分,从而达到加速的目的。
所以,与Intel的傲腾技术相比,StoreMI技术的优势在于不需要额外的花费,也不会浪费硬盘的存储空间。
同时,AMD的StoreMI技术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不需要重装系统。玩家完全可以先买一块大容量机械硬盘正常使用,当需要给机械硬盘加速的时候,再买一块固态硬盘插上,安装StoreMI相关功能即可。
StoreMI功能的安装(一):
首先,本次测试使用的2块硬盘,其中西数2TB做系统,分为C盘以及D盘。三星970PRO 512GB不进行任何操作。
下载并安装AMD StoreMI的安装软件。
在安装到一半的时候会提出需要安装Java软件的提示,点击是即可下载Java(安装Java时需要手动点击下一步)。
最后,软件安装完成后提示需要重启。
StoreMI功能的安装(二):
安装好软件后,将其打开,第一项是直接安装(即保留原始数据)。若固态硬盘中也有数据,则第二项可以选择。而第三个选项是重新安装(即原始数据全部清空)。在这里,由于测试不重装系统安装本功能,所以我们直接选择第一项。
安装所用磁盘介绍,点击Creat进行安装,然后重启。
安装完成后会弹出提示“程序正在设置,在弹出设置完成提示之前请勿重启计算机,但可正常使用”。
大约过了10-20秒之后会弹出设置完成的选项,此时点击Close关闭,即可完成整个StoreMI功能的安装。
安装完成后会发现多了很多OEM分区,而此时原来1863GB的磁盘变成了2TB以上(C盘100GB,D盘2015.42GB)。
同时,原来大小476.94GB的三星970PRO 512GB固态硬盘容量变成了218.93GB,等于挪动了257.01GB的空间给机械硬盘使用。
AIDA64性能测试:
AIDA64性能测试会测试到2方面,1是内存与缓存测试。2是GPGPU测试,但由于本次测试是以CPU为主,所以GPGPU测试中我们将GPU选项去掉,单纯测CPU性能。
R7 2700整体平台图
R5 2600整体平台图
AIDA64 内存与缓存测试
AIDA64 GPGPU测试
SuperPI及wPrime测试:
该项测试中,SuperPI测试的是32M计算用时。而wPrime则是测试的32M以及1024M的计算用时。
SuperPI 32M计算用时
wPrime 32M计算用时
wPrime 1024M计算用时
Feitz Chess Benchmark及CINEBENCH测试:
Feitz Chess Benchmark是用来计算国际象棋的,其结果会为CPU进行得分,同时会给出与P3 1.0GHz的差距。CINEBENCH R15则是测试与显卡能力结合发挥的OpenGL以及仅对于CPU的CPU测试。
Feitz Chess Benchmark测试结果
CINEBench R15 OpenGL测试结果
CINEBench R15 CPU项目测试结果
PCMark10、3DMark及VRMark测试:
三款测试中,PCMark10测试的是功能最全面的Extended模式,3DMark测试的则是基于DX12的Time Spy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式我们仅统计结果中的CPU得分),而VRMark则是针对VR性能的Cyan Room模式。
PCMark 10 Extended测试得分
3DMark Time Spy模式下CPU得分
VRMark Cyan Room综合得分
游戏测试:
《起点灰烬:扩张》测试的是DX12模式下的CPU表现能力。而《文明6》则是计算AI每回合用时。
《起点灰烬:扩张》CPU表现能力
《文明6》CPU表现能力
总结:
通过测试,我们不难发现,AMD拥有6核12线程的R5 2600处理器已经可以和Intel的i5-8600打的难分伯仲了,当然,这仅仅是它的基本表现,该处理器并不锁倍频,虽然超频是看体质以及主板、散热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但并不否认,这颗处理器与i5-8600K比有着更高的潜力,而售价方面,它却比i5-8600便宜了近300元左右。对于一款价格1500左右的处理器来说,这无疑是一款非常值得入手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