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_中文业界资讯站

需求侧崛起,新大国平衡

2018-05-09 来源: 中关村网 作者:lisa 次阅读

美国贸易代表团来北京谈判了,有“战”必有“和”,但从“战”走向“和”后,我们如何变“伤痛”为清醒的改革?领导在博鳌论坛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新时代,构建新大国间平衡的开放型经济,需要改变四十年来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立足需求侧崛起、供给侧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三大结构性改革,达成中美双边自贸协议(FTA),这将是中国加入WTO后改革开放的又一次新飞跃。
 
中美贸易摩擦走向:由“战”到“和”,终归和谈
  1)国内分歧较大,“贸易战”政策并非美国主流方向
  2017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000多亿美元左右,这一贸易逆差数据显然触及到了特朗普政府的竞选承诺。针对不平衡的现状,特朗普开始接连叫价:从“301调查”发出信号弹,发现我们没有真正重视,接连出牌叫价,连环加注,但是却没有打经典贸易战,而是威慑性喊价,争取谈判中的优势。
  特朗普的贸易限制政策并非美国的主流意向。就现在美国的诸多民调来看,半数以上美国人对中国持正面看法,对全球化的态度同样如此。在企业界方面,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一经实施,美国40多个商会给特朗普写信反对他的贸易限制措施,但是它们同意美国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主要目的还是希望获得在中国公平的进入和竞争的环境。它们的区别不在于目的,而在于手段。
  2)中国的筹码并不占优势
  从商品本身来讲,会牵扯更多中国人的生计问题。中国出口美国商品主要是低端劳动力商品,即从业人数更多但利润很低,而美国恰好相反。也就是说,中国在同等额度的贸易商品上面,利润获得和人工付出要远多于美国,会牵扯更多人的生计。
  贸易逆差国的身份反而使美国拥有更多贸易战筹码。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 ,2017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为3753亿美金。就算减掉很多离岸和转运美国的中国货物的关税,两国贸易逆差也在3000多亿美金左右。所以,从政府角度而言,作为贸易逆差国的美国反而拥有更多贸易战筹码。
  3)中美贸易逆差并非是中美之间竞争的问题
  在1990年左右,日本在美国贸易逆差中占的份额最高点为65%以上。现在日本大概占10%,中国占50%,这就是一条生产网络升级,投资、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等转移的交叉线,意味着中国顶替了日本的位置,这是中日之间的竞争问题,并非中美之间的问题。早已将美国打败的是欧洲和日本,也并非是中国。
 
  实现中美大国再平衡的金钥匙:构建中美双边自贸协定(FTA)
  1)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可平衡两国贸易逆差
  如果中美双边自贸协定达成,至2025年,中国每年的额外 GDP年均增长有望达到2.4%,对美出口有望增加3.8%、进口增加4.8%;而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则指出,中美自由贸易协定有望每年刺激美国出口增长超过四千亿美元,十年间可为美国出口相关行业创造170万就业岗位。故此,推动中美FTA对两国经济发展都意义重大,并可进一步夯实中美经济合作成果,一举打破诸如《瓦森纳协议》、“世贸规定第十五条”等最主要的贸易障碍。
  2)构建中美FTA使双方高度依存,并助力彼此的供给侧改革
  对于美国来说,放弃中国就如同放弃了一个强大的增长引擎;而对于中国来说,“一带一路”战略所涉及的国家中62%为中等收入以下国家,其中高收入国家也大多是主要依靠能源出口的产业结构单一的国家,故此,在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上美国必不可少。如果说美国是中国供给侧改革动力,中国就是美国需求侧的引擎。中美FTA的建立将缓解两国贸易冲突,使两国经贸高度依存,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构建中美FTA将带来中美深度融合的深远意义
  在汤因比和池田大作纵览古今的对话中,汤因比曾指出,中国文化代表稳定,西方文化代表活力,两者相结合,将是中美送给世界的一个礼物。中美FTA的构建也可促进两者文化的融合,届时,G2将转换成C2(C即culture),用中、美代表的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结合,来解决人类未来面临的困难,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三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需求侧崛起、人民币国际化
  1)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供给侧改革
   就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来看,多为产业链上的苦活、累活。由此,进行产业链升级成为目前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这一方面,需要依靠新时代的内在动力,加快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创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大国重器”产业。另一方面顺应外部国际压力,通过更多市场化、法制化手段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美国限制我国铝、铁出口也正是我国压缩产能的方向,降低铝、铁初级制品的产量正好有利于我国减少消耗和污染。
  2)需求侧崛起从乙方到甲方,建设美丽中国
  世界强国都是长期贸易逆差,如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策略是出口导向与引进外资。40年河东,40年河西,出口导向经济到了不得不改变的的时候,中国要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从乙方变为甲方,让全球其他国家从中国的需求崛起中受益。例如扩大对美国的农业产品、医药、能源的进口:农业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中国农业生产效率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粮食和肉类多进口一些对我国彻底改变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有利的;生物医药方面,过去十年,在美国FDA批准的全球54款癌症新药中,中国大夫处方进口的只有5个,且全是8—10年前老药,使得中国癌症病患经常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如果能够进口更多美国新药,就能使患者多一线生的希望;能源方面,中美能源特别是中国在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与增值空间,有助于保障中国大范围长期降低PM2.5值,减少燃煤带来的资源破坏和大气污染。
  3)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实现国际货币关系结构性改革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硬起来,需求侧崛起才是过硬的。中国应以目前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让出了一部分国际空间以及我们此时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从商品输出、资本输出阶段进入货币输出阶段,极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可以以印度为突破口,中印贸易使用人民币进行全面、广泛的直接结算,而不仅限于特定区域,从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如此一来,就会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回归到贸易本质属性,即用“真金白银”换“真材实料”,还可摆脱美国货币霸权控制。

  中国国内市场终将成为明显大于美国的市场,成为美国企业的重要海外市场。中国的金融、电信等服务业在货币竞争中将更为成熟,人民币会更有信用,也会逐渐地向低贸易顺差以致贸易平衡的经济模式转变,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前景。

民智国际研究院院长  陈明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