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线下零售市场,第三方支付巨头将用哪些杀手锏?
2017年以来,“新零售”、“智慧零售”等零售新业态概念频出,随着渠道下沉,线下零售逐步回暖。阿里、腾迅、苏宁等巨头也纷纷重金布局线下零售,抢滩未来零售新风口,而这一切都绕不过基础的支付环节。没有新支付,前期的新流程、新体验就缺少最重要的一环。对于支付环节的升级改造,不是简单在墙上贴一张二维码,以支付宝、微信支付和苏宁支付为代表的各大第三方支付巨头,各自亮出杀手锏,赋能线下零售。
杀手锏频出
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高达120万亿元,年增速达100%。拥抱巨大市场的同时,支付渠道更大的诱惑在于,它是一切商业行为的入口。在零售新时代,多家第三方支付巨头开始积极拓展线下零售渠道,纷纷使出了杀手锏,以争夺消费者和消费场景。
2017年以来,支付宝加大了在线下移动支付方面的布局,无论是对线下数以千万计的小商户,还是对消费者喜爱的便利商超、公交出行等小额高频的场景,都可以看到支付宝的身影。今年5月3日,支付宝又正式对外宣布,将全面整合商业支付能力,推出“码商成长计划”,为线下近一亿的“码商”提供“保障”和“成长”两大方面的助力。
另一个支付巨头也在不断下沉,那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一样,微信支付也在商户和公交出行领域加速布局。早前,微信支付上线支付即会员的功能,以便商户对会员进行在线的管理。且还将向合作伙伴开放免密接口、数据支撑、分账结算三大产品,结合小程序、单品、会员和广告,对商家进行营销支持。
为了不断拓宽辐射范围,让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不断深入到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去,苏宁支付去年推出面向商户的“星辰计划”,又相继与银联商务、拉卡拉等收单机构合作,实现线下100万商户的覆盖。目前,苏宁支付针对新老用户启动幅度更大的优惠活动,以回馈广大消费者。近期,苏宁支付更是大力布局自动售货场景,已跟农夫山泉、智佳、LIPS咖啡等商户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生物特征识别和大数据等技术,苏宁金融开发的刷脸支付,连接起了苏宁无人零售和消费者,让消费者在苏宁无人店、苏宁集物、苏宁智能货柜等场景无感知购物成为现实,刷脸即可进店,刷脸即可结账。
剑指何方?
零售是向最终消费者个人或社会集团出售生活消费品及相关服务,以供其最终消费之用的全部活动。所有的零售活动都包含着进店、购物、支付这三个最基本的环节。在传统经济体系中,支付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金融服务,更多表现为经济交易的附属业务。但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已经被广大社会公众所接受和使用,支付环节成为零售业务流程中交易双方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作为场景行为极强的一项业务业务,目前支付线上主要的流量场景增长达到一个瓶颈期,竞争环境比较恶劣。而线下则完全不同,还有大量的零售小店支付场景有待开发。在二维码、智能POS等支付工具的推动作用下,这些小店的销售额均有可能被纳入第三方支付的业务版图。广阔的市场前景,使绝大部分支付公司近年来都渐渐将重心转向线下业务。
此外,移动支付还将通过促进线下实体零售营销、运营以及用户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带给传统线下实体零售新的活力与生机。
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第一,商户可以通过线下扫码支付进一步了解用户实际需求,改善自身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第二,移动支付在掌握市场数据的情况下,为商户精准营销提供了新的渠道,并根据用户的积分及到店情况定向开展新用户到店促销、沉睡用户激活、忠诚用户奖励等方案,提高投资回报;第三,支付作为标准化的服务,长期来看是低毛利业务,但核心价值在于连接和积累数据。场景越全面,用户画像更精准。通过对用户支付数据信息的挖掘,企业能够对用户的信用、行为、偏好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从而为企业开展其他业务提供基础支撑与独特优势。
移动支付时代的下半场正在面临巨变,巨头们的战争绝不仅仅止于支付领域,谁能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提供更多元、更安全、更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谁就将走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