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万物,视觉赋能:ArcSoft虹软人脸识别SDK亮相GMIC
万物生长在春天,4月26日,来自全球的移动互联网行业领袖和创新先锋齐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一年一度的2018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正式启幕。
本届GMIC顺应科技潮流,主题为“AI生万物”,在这个春天里,不仅草在长、花在开,AI也将重新定义万物,为万物赋能。
这一理念,不仅仅体现在与会嘉宾的演讲和讨论中,展览区琳琅满目的展品也向观众展现了这一趋势。
ArcSoft虹软公司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业务负责人张凌斌受邀参会并发表《视觉AI赋能行业》的主题演讲,张凌斌表示,虹软将推动行业合作伙伴零成本、无门槛应用AI技术,为行业赋能,让AI技术的进步真正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和方案。
当GMIC遇上视觉AI “黑科技”酷炫又好玩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视觉技术提供商,ArcSoft虹软携面瘫神器“PLAY FACE”、酷萌变身器“AVATAR”、360°全景相机和人脸检测跟踪技术等现身GMIC T18展位,让嘉宾近距离体验人工智能的神奇。在这里,你可以用“PLAY FACE”挑战自己的表情极限,也可以用“AVATAR”变身软萌小宠,更可以拍摄360度全景相片发现更美的世界,还可以试验最新的人脸检测技术,考验人工智能的识别能力。
GMIC背后:AI视觉赋能,中小企业的难点
“AI生万物”要先“看万物”,视觉作为主要的AI技术落地场景和交互方式,是大会上的绝对的讨论焦点。大会上ArcSoft虹软展示的免费人脸识别SDK引擎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人脸识别是当前的热点技术,使用范围广,用户体验良好,对硬件的依赖低,不需要昂贵的传感器芯片,一个摄像头就可以完成。随着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在商业支付、身份识别、广告投放、人机交互、公安安防等众多场景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一片市场的蓝海,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对于想进军这一蓝海市场的有实力的大公司来说,采购定制化的人脸识别SDK解决方案,以获取前沿的视觉AI人脸识别能力是他们的主要选择。基于这样的需求,凭借ArcSoft虹软多年来在AI视觉上的技术实力,输出定制化人脸识别方案已经是ArcSoft虹软营收的一大重点业务。
但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来说,在AI产业升级的大浪潮下如何把握机会,升级产品,抢占市场成为目前他们最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小企业本身的规模小;资源紧张,不具备定制化人脸识别解决方案的能力和实力,这成了中小企业AI产业化升级的难点。
人脸识别SDK现实困境:费用高、在云端
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最主要的是要满足用户的核心诉求。普遍看来,中小企业采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最重要的诉求就是降本增效。这不难理解,降本增效是企业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只有通过人工智能应用提高客户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才能收到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推动客户进一步使用智能系统最根本的原因。
对于想被AI视觉技术赋能的中小企业来说,市面上已经有的人脸识别SDK多数费用高昂,动辄几十万,根本无法“降本增效”,反而是经营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这样需求的背景下,某些厂商推出自己基于云端的人脸识别平台。但是就技术而言,其实这些人脸识别平台也是基于网络API的调用,图像检测要通过云端去检测。基于云端的人工智能平台,已经成为巨头快速获取数据和用户,加速其商业循环的重要手段,信息安全性饱受质疑,而且在检测速率上不理想,由于受到网络传输的原因也不够稳定。
ArcSoft虹软人脸识别SDK:彻底免费、可以离线
“我的应用场景没有网络。”
“用户数据隐私需要保护,无法布局互联网。”
“网络不稳定,数据传输时快时慢。”
云端人脸识别平台方案虽然看起来美好,但是当没有网络的时候呢?当需要控制硬件成本的时候呢?离线则成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关键,这也是将AI从云到端的唯一方式。
离线引擎需要模型足够小,消耗资源少,而且需要在普通甚至终端的设备中速度有保证。这事实上比云模式的人工智能更难,更有挑战性。离线引擎既需要需要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又需要节省资源、降低运行功耗。从理论上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违反规律的黑技术。
不同于其他的人脸识别API,ArcSoft虹软的人脸识别包括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人脸比对识别,人脸属性识别(如年龄与性别)。SDK是支持离线下载的,即使在离线环境下也可正常运行,图像检测的时候你不需要传到云端去检测,这里也避免了信息泄露的问题。而且普通的电脑就可以自建服务器,非常的方便。
与众多仍在纠结商业模式及AI落地场景的AI独角兽们不同,ArcSoft虹软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足够的技术积累,其愿景并非简单粗暴地获取商业利益,而是推动AI真正走进各行各业,为行业赋能,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本次GMIC所畅想的一个“AI赋能万物”的时代即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