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专家:航油动态成本高 不要过度解读
春运接近尾声,学生及务工人员集中返工,春运整体流量有所回暖,叠加后半程商务出行,航空版块持续走高。伴随消费升级,长途及出境游成为春节出行新选择,推动民航高速增长,发送旅客占比进一步提升,前22日同比增长11.9%。航空高频数据亮眼,票价同比提升近40%,客座率小幅提升,返程高峰在部分区域开始出现航空一票难求现象。
然而,国际油价近期持续上涨,航空公司航油成本压力增大。一直以来,如何减少燃油成本上涨对于航空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再度成为航空公司急需解决以及市场关注的问题。根据国金证券发布的研报,2017年上半年,燃油成本约占航空公司总成本30%,占比已较2016年全年的约25%有明显提升。春运旺季形势一片大好中,航油风险又开始“隐隐作痛”。
观察最近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数据,原油价格环比、同比上涨;燃料油环比、同比上涨。截至 2 月 23 日,WTI 原油期货结算价为 63.55 美元/桶,同比上涨 16.7%;截至 2 月 23 日新加坡380燃料油现货价格为364.66美元/吨,同比上涨 15.1%。国际油价涨幅超预期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压力。
与此同时,有自媒体曝光一张海航与中国航油下属的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信函,爆料称海航恐遭“断油”。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爆料”更像是未了解中国民航具体情况进行了过度解读。据澎湃新闻报道“海航声明称,海航一如既往以旅客权益为先,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的生产运营,确保旅客的顺利出行。对于各类不实言论和蓄意诽谤,海航将依法追究责任。感谢并欢迎社会各界对于海航的关注和监督。”
据悉,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是民航系统大型的跨地区中外合资公司,也是央企中国航油旗下的骨干企业,主要负责中南五省区的广州、桂林、长沙、武汉、郑州、南宁等二十四个机场所需航空煤油的采购、储存、运输、销售和加注业务。公司由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和香港富地石油公司合资组建而成,总部设在广州。
据接近事件的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双方本着积极态度妥善解决,双方合作基础依然稳固,业务不受任何影响。” 作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国际经济形势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航空业盈利能力的巨大变动,比如油价变化,比如汇率变化等等,所以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行业平均70%左右。民航专家表示,“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航空公司与航油供应商都会按照业内默认的行规,形成攻守同盟,保持长期合作,共同抵御一些外部风险,通常国内一定规模的航空公司与航油供应商的合作模式为先加油后付款,属于赊销结算方式。”
众所周知,航油支出是航空公司的主要成本支出之一,油价高的时候可能占到总运营成本的40%以上,油价低的时候也在20%以上。以中国国航举例,公开资料显示公司2017年耗油量约为720万吨,油价每波动1美金/桶,公司会增加4亿元左右成本。航空业的上游产业享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其中机场起降及导航费用较为稳定,而国际航油价格与人民币外汇汇率波动对航空公司成本的影响较大,具有较大的定价权。业内专家表示,“海航作为国内燃油能效最高的航空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近年来进行了不少技术改造,节油举措成效渐显,座公里航油成本对布油敏感性下降。”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民航业在旅客周转量、货邮周转量、运输总周转量等指标方面,均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2011年至2016年,我国民航业运输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运输总周转量由2011年的577.4亿吨公里上升至2016年的962.51亿吨公里,年均复合增长率10.76%。
5年间,我国全部航空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由3532.0亿元增长至4694.7亿元,但有资深民航专家曾说过全行业运营的航油成本一直“压力山大” ,各家的账本翻开来看看,每月的油费都是一笔以亿为单位支出的“大手笔”。无疑,本次的爆料放大了行业内的常态合作事件,在未了解行业管理和航空公司具体情况下进行了过度解读。此外,飞机运营就是高投入和高成本的性质,没有必要对航空业上下游链条中的业务往来过于敏感,外界更需要合理看待。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城市群,而且这个进程还在推进当中,根据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可知,拥有最为庞大的适龄消费人口,而人口基数和众多城市点与点的联系,中国航空市场必定是全球最具价值的航空网络,由此土壤诞生全球最大市值的航空公司及全球获取最大利润的航空公司都是每个投资者可以轻易想象的。航空股的经营现金流非常稳定,经营现金流的增长也是稳定的。多重利好下,国内航空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不是风口,但更似风口。连巴菲特都表示“不是看公司利润是否每年都在增长,因为盈利有波动是正常现象,而是看“护城河”是否越来越宽越来越牢固。”